鉅大LARGE | 點擊量:2704次 | 2019年09月17日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硅負極材料研究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硅負極材料研究。負極作為其關鍵構成成分之一,直接決定了鋰離子電池的性能,目前商業化鋰電池負極材料主要為石墨類碳負極材料,其理論比容量僅為372mAh/g(LiC6),嚴重限制了鋰離子電池的進一步發展。硅基材料是在研負極材料中理論比容量最高的研究體系。
1、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硅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硅是目前已知比容量(4200mAh/g)最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但由于其巨大的體積效應(>300%),硅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粉化而從集流體上剝落,使得活性物質與活性物質、活性物質與集流體之間失去電接觸,同時不斷形成新的固相電解質層SEI,最終導致電化學性能的惡化。
硅基負極材料被視為現有商業化碳負極材料的替代性產品之一,然而由于在充放電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體積效應而無法商業化,為此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硅基負極材料研究人員普遍認為,當硅的尺度小到一定程度后,硅體積效應的影響就可以相對減小,且小顆粒的硅配以相應的分散技術,容易為硅顆粒預留足夠的膨脹空間,因此硅的納米化被認為是解決硅基負極材料商業化的重要途徑。
要使硅基材料實現商業化應用,必須通過多種手段的復合改性,且需開發新型工程技術,實現規模化的可控制。
2、鋰離子電池納米硅碳負極材料
納米硅碳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高儲鋰容量(其室溫理論容量高達3580m?Ah/g,遠超石墨(372mAh/g))、良好電子通道、較小應變及促使SEI膜穩定生長的環境。基于上述優點,該材料有望取代石墨成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不可否認的是,它身上也存在著諸多問題:硅顆粒在脫嵌理時伴隨著的體積膨脹和收縮而導致的顆粒粉化、脫落以及電化學性能失效;硅顆粒表面固體電解質層(SEI)的持續生長對電解液以及來自正極的理源的不可逆消耗等。
3、鋰離子電池硅氧化物負極材料
工業原料硅氧化物(SiOx,0<x≤2)引起了人們的特別關注,最常見的如氧化亞硅(SiO,x≈1),目前已經開始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并展現出巨大的潛力。SiOx與碳石墨類材料相比,具有較高的比容量,與Si單質相比擁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為此,近些年來研究者們對硅氧化物負極材料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SiOx鋰電池負極材料是一種極具有潛力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提供高容量的超細納米Si團簇均勻分散在SiOx基質中,且在首次嵌鋰過程中,原位生成的Li4SiO4和Li2O惰性相包覆在納米Si團簇外圍,隔絕了Si與電解液的接觸,起到了緩沖體積效應和保護電化學活性的納米Si團簇的雙重作用,因此令其綜合具備高容量和長循環等性能。
4、硅碳負極材料
硅碳負極作為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方面比當前石墨負極更高效。但是由于其在應用方面存在較高壁壘,所以在國內還處于產業化前期。國外方面,松下已經實現含硅碳負極材料的18650電池的量產,而特斯拉已經將硅碳負極應用于車用動力電池,硅碳負極材料應用前景越來越光明,未來硅碳負極材料很可能成為負極材料中的佼佼者。
總結:鋰電池負極材料目前處于鋰離子電池產業中最關鍵的環節。負極材料占比鋰電池總成本的25%~28%。,在大規模的鋰離子電池產業投資的帶動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需求不斷上升。硅負極相比石墨負極具有更高的質量能量密度和體積能量密度,因此硅負極材料將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