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90次 | 2020年02月19日
眾多公司扎推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 新公司到底該不該布局?
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預計到2020年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然而,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的壽命普遍只有3-5年,由此帶來的退役回收問題也迫在眉睫。從2014年大規模推廣來算,2018年將迎來第一個動力鋰電池退役潮,這意味著動力回收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爆發前夕。
據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2018-2020年,國內累計報廢動力鋰電池將達12-20萬噸,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或將飆升至35萬噸,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級。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格林美、邦普集團、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布局。進入2018年,數個相關政策的公布則繼續引爆市場,尤其是工信部公布首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公司名單后(詳見下表),個別公司更是加緊搶占市場。
工信部首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公司名單公布后,光華科技、豪鵬科技兩家公司率先行動,先后與電動汽車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動力鋰電池回收渠道上攻城略地。那么,2018年都有哪些公司在布局或加大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領域呢?
公司紛紛加大布局力度
1、光華科技
十一月十二日,光華科技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北京北汽鵬龍汽車服務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退役動力鋰電池回收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退役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和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等業務上開展合作。
十一月十九日,光華科技與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領域內開展合作。
十一月二十日,光華科技與廣西華奧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領域內開展合作。
2、豪鵬科技
十一月,力信能鉅大鋰電源與贛州豪鵬科技正式達成動力鋰電池回收處理戰略合作,力信能源總裁侯小賀與豪鵬科技總經理區漢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3、格林美
五月八日,格林美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北京北汽鵬龍汽車服務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退役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體系、退役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廢舊電池資源化處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等循環經濟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銷售及后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十月九日,能際-格林美儲能系統通過所有測試,將全面投入商用。該系統由格林美供應16套2P6S蔚來汽車(NIO)測試車輛退役電池和能際新能源自主研發地實時監測并有效控制每個電池單體智能電池管理系統BMS組成,有效的管理并使用退役動力鋰電池組,遠超同期市場上簡單串聯的退役電池組儲能系統,真正的做到退役電池的梯次利用。
4、上汽集團
三月二十二日,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擬進一步深化合作,探討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再利用。
5、我國鐵塔
一月四日,我國鐵塔公司與長安汽車、比亞迪、銀隆新能源、沃特瑪、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16家公司,舉辦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戰略合作伙伴協議簽約儀式;十月三十一日,我國鐵塔與一汽、東風、比亞迪等11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公司簽訂了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合作意向書。
6、東風汽車
八月八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在15周年紀念晚會公布了綠色2022計劃。其中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東風汽車將通過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新增車輛回收價值。同時,東風汽車還將布局商業儲能,通過回收電池儲能設備,利用峰谷電價差或可再生能源鋰離子電池充電,向電動汽車以及社會供電。
7、東方精工
一月六日,東方精工公布通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協同效應,開展動力鋰電池研發、制造、回收、梯級利用等各項業務的戰略合作。
8、啟迪桑德
九月二十七日,啟迪桑德公布通告稱,為抓住廢舊鋰離子電池廠家鋰離子電池回收處理行業發展機遇,公司擬在湖北省孝昌縣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廢舊鋰離子電池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約1.24億元,由間接全資子公司博誠環保執行。此外,為推進該項目建設,公司決定由全資子公司桑德(天津)再生資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博誠環保進行增資,將其注冊資本由人民幣500萬元增至人民幣5000萬元,新增注冊資本人民幣4500萬元將由桑德再生全部出資認繳。
整體來看,上述絕大多數公司早已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今年也僅僅是加大布局。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的公司已經超過30家,除了上述這些公司外,中航鋰電、駱駝股份、雄韜股份、西恩科技、鹽城星創、佳納能源等也有布局。
技術、盈利等問題仍有待解決
盡管動力鋰電池回收這塊大蛋糕看似誘人,同時也備受資本青睞,但目前整個行業依然面對部分技術尚未突破、回收效率偏低,規模效應不足、缺乏經濟性,安全和環境隱患不容忽視等一系列問題。
1、回收效率低
目前,動力鋰電池回收的兩個發展方向是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但由于種類繁多、拆解工藝差異較大,再加上評估、拆解和分選等技術還尚不成熟,由此導致的退役動力鋰電池性能穩定性、一致性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甚至一些專業人士為梯次利用本身就是偽命題。此外,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尚不健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也使得整體回收效率低。
2、回收經濟性差
盈利才是眾多公司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的關鍵。然而,目前動力鋰電池退役才剛剛開始,可供回收的電池相對有限,公司難以尚難鋰離子電池實現規模化的回收利用。此外,磷酸鐵鋰、錳酸鋰離子電池自身回收價值就偏低,回收利用盈利能力弱甚至虧損。據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濕法回收一噸廢舊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成本為8500元左右,而貴金屬再生材料收益僅為8100元左右,虧損400元。
3、安全、環境問題不容忽視
與相比新電池相比,退役動力鋰電池的穩定性變差,加之種類繁多造成的一致性問題,稍微處理不當,就會引發電池短路過熱、起火甚至是爆炸等安全隱患。此外,動力鋰電池電解液通常具有腐蝕性和危害性,倘若不能妥善處理回收,也將會產生破壞生態環境的風險。
既然動力鋰電池回收領域依然面對諸如問題,又已然有眾多公司布局。那么,新公司到底該不該加入戰局呢?關于這一問題,不同的人將會有不同的答案,但不容否認的是,隨著更多的公司扎堆布局,勢必將會造成激烈的競爭,如何在競爭中存活下來更值得擬入局新公司認真考慮。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定制化方案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