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39次 | 2020年03月17日
4億大單終止 復盤珈偉新能的鋰電坎坷路
“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受資金緊缺和行業調整因素等影響,產量未能及時擴大,經過公司戰略梳理,將生產資源集中于PACK制造環節”,珈偉新能最新回復新京報記者稱。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珈偉新能二月上旬公布的通告顯示,其近兩年前簽訂的一筆金額逾4億元的鋰離子電池系統合同到期終止,雙方約定的20萬只鋰離子電池系統實際僅交付完成300只。
這筆逾4億元的鋰離子電池系統訂單曾被珈偉新能表述為“是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自2017年進入鋰離子電池市場后,珈偉新能將鋰電列為其核心業務之一。如今,珈偉新能的轉型之路再遇挑戰。
逾4億鋰電訂單未按預期執行
珈偉新能通告,就下屬控股子公司2018年六月簽訂的一筆合計20萬只鋰離子電池系統的合同履行進展披露稱,截至目前,合同方下發電池訂單1200只,實際交付完成300只,目前合同已至期,合作自然終止。
據珈偉新能2018年六月通告的合同,其下屬控股公司珈偉龍能固態儲能科技如皋有限公司(下稱“珈偉龍能”)與無錫中瑩工貿有限公司(下稱“中瑩工貿”)簽署了《關于電動汽車電池系統購銷合同》,中瑩工貿將從珈偉龍能采購兩款型號的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系統,數量合計20萬只,合同金額為4.32億元,雙方約定一年內完成全部產品交付。
珈偉新能曾在通告中表示,上述合同的簽訂,充分說明公司的鋰離子電池產品被市場逐步認可,是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據珈偉新能最新通告,這筆20萬只鋰離子電池系統合同交付執行未達預期的原因,包括中瑩工貿方面資金緊張未按時付款、中瑩工貿產品未通過國家3C認證等。珈偉龍能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暫停了后續訂單交付。從已交付的300只產品來看,產品性能、品質等指標均達到預期目標。
珈偉新能在對新京報的回復中表示,2018年公司開展動力鋰離子電池及儲能產品業務。其與中瑩工貿洽談合作時,中瑩工貿合作的運營平臺已簽約及洽談中的重要客戶有順豐、我國郵政、美團外賣、餓了么等。中瑩工貿的電動汽車制造業務與公司鋰電儲能業務相契合,因此公司選擇與之合作。
至于珈偉新能有無對中瑩工貿資金實力、國家3C認證進行持續跟蹤,珈偉新能方面未予回復。
據二月八日通告,珈偉新能表示,目前合同已至期,相關合作自然終止。關于合同未能按預期履行,根據約定,雙方沒有違約責任。
就上述雙方沒有違約責任的表述,珈偉新能向新京報表示,公司與中瑩工貿簽署的購銷合同符合公司戰略規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屬于可能對公司經營成果產生影響應披露的重要合同。雙方沒有違約責任是因為購銷合同是意向合同,雙方根據市場情況另行簽署訂單合同進行每批產品的下單和交付。受客觀因素制約導致合同履行不如預期,不存在“忽悠式合同”。
珈偉新能表示,公司在專用車、低速車及海外儲能業務領域廣泛對接客戶開展銷售,除中瑩工貿以外,目前與多家客戶的合作均正常開展,訂單在持續交付中。
督促大股東振發還款結果不理想,計提逾6億壞賬準備
珈偉新能數日前披露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預計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41億元,同比下降50.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7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9.9億元。
就業績變動,珈偉新能表示:受政策面及銀行抽貸影響,公司現金流緊張,EPC業務接近停滯;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公司海外照明業務收入同比大幅下降;與去年相比,報告期內各項資產減值計提減少。
財務狀況方面,截至報告期末,珈偉新能總資產43.01億元,較期初減少37.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9.12億元,較期初減少36.08%。公司表示,重要是報告期內出售子公司及計提資產減值導致。
去年四月,新京報曾報道,珈偉新能近年巨虧,與其單一大股東振發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振發集團”)的下降關系密切。2014年開始,以LED照明為主營業務的珈偉股份(珈偉新能前身,2018年十一月更名)展開轉型,通過收購振發集團旗下的華源新能源而躍入光伏電站行業,振發集團亦成為珈偉股份大股東。
在華源新能源并入上市公司報表后,振發系進而成為上市公司的最大收入來源戶。大量的關聯交易雖然為上市公司貢獻了業績,但并未全部轉化為現金,而是多以應收賬款形式存在。隨著振發集團資金趨于緊張,相關壞賬也進一步新增。
深交所二月二日向珈偉新能下發的關注函顯示,根據2018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珈偉新能對大股東振發集團及其關聯方光伏電站EPC業務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10.09億元。
珈偉新能回復深交所稱,2019年公司管理層一直在持續溝通和落實振發集團還款資金來源和計劃。振發集團也有較強的還款意愿,一直在積極配合,與各大央企等潛在意向買家溝通,試圖出售電站資產以償還債務。
按計劃,珈偉新能擬在2019年回收金額不少于3.91億元。但由于振發集團的資產或股權幾乎都被凍結或質押,且債權人較多,處置難度較大,導致公司實際收到的還款金額較小,與年初計劃差距較大。
珈偉新能表示,公司在2019年前三季度持續不斷督促振發集團歸還欠款,希望可以回收部分應收賬款,但結果并不理想。經過公司管理層的充分討論及與審計機構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公司從謹慎性原則出發,對回收不確定性較大的應收賬款6.46億元在第四季度擬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轉型鋰電未見成效
珈偉新能2017年年報顯示,其于2017年正式進入鋰離子電池領域,并在江蘇南通設立公司——珈偉龍能;報告期內,珈偉龍能一期1億瓦時快充型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成功量產。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二期動力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項目,相關工程及土建工作已經開展,二期達產后可實現20億瓦時的年鋰離子電池產量。
珈偉新能表示,鋰離子電池作為公司主營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未來重點發展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
但從LED照明到大舉進軍光伏再到擁抱鋰電,珈偉新能的轉型之路頗多波折。
據年報披露的財務數據,2017年珈偉新能的鋰離子電池業務實現營收2527.47萬元,占營收比重為0.74%。2018年,鋰離子電池業務實現營收313.01萬元,占營收比重下降至0.19%。
珈偉新能曾表示,2019年公司將抓住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和石墨烯材料應用的投資機會,加快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板塊產量的提升。
關于與中瑩工貿逾4億訂單未能按預期履行是否意味著鋰電布局失利,珈偉新能未直接回復新京報。
其就公司的鋰電業務布局表示,公司鋰離子電池業務受資金緊缺和行業調整因素等影響,產量未能及時擴大,經過公司戰略梳理,將生產資源集中于PACK制造環節;在電芯制造方面,重點采取合作生產和OEM生產模式。公司將持續開展鋰離子電池產品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業務,聚焦于供應國內外專用車、低速車及海外儲能業務領域。
新京報記者朱玥怡編輯孫勇校對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