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14次 | 2020年05月08日
保險業務能否助力動力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面對消費需求的疲軟、基礎技術突破的高投入,以及補貼退坡之后的資金壓力,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公司迫切要穩住陣腳、提振信心。為此,工信部近日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若以2025年新車銷量3500萬輛計算,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要達到875萬輛左右。
要達到這一目標必然要配套政策支持,《規劃》也將完善保險支持政策納入其中。保險究竟能否成為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目標的“助燃器”?
市場瞄準新能源車險
從中汽協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近幾月的銷量一改此前的樂觀增勢。今年十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第四個月下跌,同比跌幅擴大至45.6%。而今年一月至十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漲幅只有10%,全年銷量能否保持正上升,還是個未知數。
盡管當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陷入“至暗時刻”,但隨著人們對節約能源、防治環境污染更加重視,燃油車式微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全球各國已陸續出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挪威、荷蘭計劃2025年停售燃油車;德國、印度擬議中的停售時點為2030年;英國、法國均為2040年,還有更多國家為電動汽車制定了發展規劃。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當下新能源車所面對的暫時性“退潮”,恰恰意味著拐點將至。
其中的保險商機早已被嗅覺敏銳者所發現。今年九月,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宣布“要在美國開賣保險”,并稱要降低電動汽車車主保費成本,讓特斯拉汽車保險比一般保險便宜20%。
在國內市場,險企對新能源汽車保險領域的關注度也在提升。日本三井住友海上與我國太保近日選擇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展開合作。我國太保方面表示,我國車險市場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通過市場細分和新技術應用,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對滿足目標市場需求、培育市場競爭優勢具有十分積極的用途。同時,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預計雙方將在動力鋰電池保險基礎研究、配套產品服務開發、市場營銷企劃等領域展開緊密合作。
在目前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研發方面,由廣汽集團發起成立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眾誠保險已經走在行業前列。該公司正充分利用汽車產業鏈的優勢,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的相關研究。比如,與汽車廠商聯合推動研究電池延保、電池意外責任保障等課題,致力于為新能源車主供應更契合需求以及更為全面的保障。
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尚無專屬險種,現有可選擇的保險與傳統燃油汽車的車險大多毫無差異。但套用常規汽車的車險條款和定價方式,顯然很難保障眾多新能源車主的利益。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新能源車主以補貼后的價格購買車輛,但投保時卻只能按照補貼前較高的價格計算保費,出險后卻又要按補貼后的低價格進行賠付,這就是普遍存在的所謂“高保低賠”問題。一家財險公司的保險銷售人員對此解釋稱:“我們是有系統價錢的,而系統的價錢和廠家的價格一致,所以是按補貼前的車價計算保費的。”
據了解,一款新能源汽車按16萬元(補貼前)的車價投保,與按12萬元(補貼后)的車價投保相比,保費大概相差300元左右,具體差價要根據具體車型和購車發票來測算。我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單均保費高出非新能源汽車21%。從單均保費看,購置價在10萬元至30萬元之間的家用新能源汽車單均保費高于傳統汽車。
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動力系統方面與傳統燃油汽車存在很大差異,日常的實際使用情況也與傳統燃油車大不相同。人們在選購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更加在意續航里程和電池安全,而不是噴漆、內飾、動力等傳統問題。但在車損險方面,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保險責任,如碰撞、傾覆和救援費用與傳統燃油汽車類似。然而,對電池起火、電池引發的爆炸以及其它新型風險卻沒有完全覆蓋。由于缺乏相關保單條款,假如發生此類事故,新能源汽車車主將難以索賠。
新能源汽車保障方面的空白,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要通過考慮技術因素和風險特點來區分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并制定合適的保障方法。
去年,我國保險行業協會曾就《新能源汽車綜合商業保險示范條款》在業內征求意見,一些待解問題已被考慮在內。比如,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新能源汽車的實際價值以新車購置價減去補貼和折舊金額確定。同時,新設兩款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專屬附加險——附加意外漏電責任險和附加動力鋰電池系統損失保險。正式版本文件何時出爐值得期待。
也許當補貼“退坡”時,保險創新才更要“上坡”,用更合理和專業的保險產品及服務給予車主更好的保障體驗,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速背后的推動力。
保險能否“助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