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74次 | 2020年08月12日
動力鋰電池公司集中度持續提升
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趨于嚴格,動力鋰電池原材料成本不斷提高,資金壓力不斷上升以及動力鋰電池技術門檻的不斷提高,電池行業目前已進入到調整期和分化洗牌期,呈現出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格局。
“今年前9個月動力鋰電池產業市場集中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前五家公司已占據78.2%的市場份額,其中排名前一二的公司就獨占了65.1%的動力鋰電池配套市場,留給中小公司的市場空間十分有限。如何在這些有限的時間和市場空間里搏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這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考驗我們公司的一道難題。”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在近日舉辦的2018第三屆動力鋰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8)上表示。
公司集中度持續提高
“動力鋰電池產業集中速度非常快,2015年國內向整車公司供應電芯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大約有一百五六十家,但今年預計只有五六十家。”劉彥龍表示,政府補貼退坡和技術門檻的快速提高,是動力鋰電池集聚效應加速的重要原因。“公司假如不具備技術實力,將會喪失客戶資源,從而退出行業。”
據了解,目前我國排前五名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市場總份額占比為78.2%,其中排名前二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42%和21%,排名3-5名的公司也都是占3-5%的市場份額,產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公司龍頭效應明顯。
“公司集中度提高可以防止市場資本的重復和浪費,對產業的發展是有好處的。”中電力神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秦興才對記者表示,我國公司想在國際市場上有所突破,勢必要加大技術投入,提升電池比能量以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國有200多家動力鋰電池公司,都有自己的技術路線,在技術上的資金投資很大。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和補貼的退坡,現在已有不少公司退出市場,這些公司的技術實力一般,從資金的角度上來說是一種重復和浪費。”
細分市場成中小公司出路
“2017-2020年是動力鋰電池產業的調整期,2020年以后,產業將會得到相對理性的發展。而在調整期找準發展路線是目前公司要做的頭等大事。”秦興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動力鋰電池“戰場”上的斗爭已經非常激烈,各大主流公司已切分了市場的“大塊蛋糕”,中小公司們想要在競爭中不被淘汰,細分市場是出路。
對此劉彥龍持相同態度,他認為中小型公司應盡快明確市場定位,找準細分市場發力。“中小公司可以適當發現一些小眾的、競爭相對緩和的細分市場作為自己的目標市場,船小好調頭,有的時候規模小的公司反而在這方面更具優勢。”
但產品質量才是贏得消費者的關鍵。“公司自身還是要把技術加強,把產品質量提高,才是在市場上最根本的取勝之道。”秦興才對記者表示。
未來份額將集中在前10家公司
動力鋰電池產業集中度的提高正在導致市面上的電池公司加速消亡。“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公司還能剩多少家?”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總裁方建華拋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我認為在未來幾年產業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高,到2020年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份額將重要集中在10家以內。”劉彥龍對此做出了大膽的回答并預測,“隨著補貼全面退坡,動力鋰電池市場全面放開,未來日韓像三星、LG化學、松下等外企也將在我國進行大規模產量布局,未來市場競爭將會更為激烈,留給中小公司的市場不僅空間小,壓力還會更大。”
對此,劉彥龍建議國內大型動力鋰電池公司應加強技術創新,掌握核心和前沿技術,加快高端產量布局,同時要與產業鏈公司加強垂直合作,形成密切合作關系;中小型公司應盡快明確市場定位,找準細分市場發力。“目前國內政策調整比較快,公司除了要跟著政策轉,更多的還是要練好內功,樹立自己的差異化定位。這樣的話,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可能才能有自己的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