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50次 | 2020年09月09日
動力鋰電池行業的發展情況怎么樣?
我國動力鋰電池發展呈現六大特點
在方建華看來,我國的動力鋰電池公司不僅不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而恰恰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這些年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做出這一判斷,是出于六方面理由。
第一,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化的進程全球領先,龍頭公司的地位已經開始顯現。
方建華表示,所謂的領先,不只表現在公司規模、發展速度、成本降低、產業鏈配套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公司實力上。事實上,這些公司現在已經積極地參與到了國際競爭中。
過去,國內電池公司很少參與國際競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外品牌對動力鋰電池的驗證過程非常漫長,從參與驗證到最終實現量產,通常至少要3-5年時間。近年來,以比亞迪、CATL等為代表的國內動力鋰電池公司參與國際競爭的比例逐步提高,龍頭用途也日益凸顯。
此外,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化的過程,也反應出當下我國經濟面對的產業結構升級壓力。方建華認為,動力鋰電池行業中目前有三種力量在推動行業結構升級。一是以比亞迪、國軒高科、沃特瑪等為代表的傳統動力鋰電池公司,這些公司目前已進入到快速成長期;二是包括超威、天能、南都、駱駝等在內的老牌蓄電池公司正在進行產業轉型,將鋰離子電池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三是一批新加入行業的公司,或者從消費類電池轉型到動力鋰電池領域的公司。這三股力量,共同組成了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的主力軍。
第二,多元化的技術體系在我國已經形成,而且動力鋰電池未來的技術路線圖和國際上完全吻合。
方建華表示,我國的市場有自身的特點,比如2009年-2014年,我國重要在公共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這個階段,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在高安全性、長壽命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近幾年,乘用車發展迅速,三元電池又得以快速發展。此外,專用車領域,錳酸鋰離子電池和快充電池漸成主流。在此情況下,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已經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的技術路線。
在能量密度方面,我國提出到2020年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要達到300瓦時/公斤,目前很多公司已經做出了接近250瓦時/公斤的樣品。這一目標也與美國、日本、韓國的2020技術路線圖相似。
方建華認為,從動力鋰電池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無論是現有體系能量密度的提升,還是未來下一代動力鋰電池的技術研發,我國已經不落后于全球的任何一個國家,未來的市場中,全球動力鋰電池之爭也將在中、日、韓三國之間展開。
第三,產業配套體系健全,國產化進程提速。
在方建華看來,產業鏈配套是否完整,決定了公司是否具有話語權。比如在材料領域,我國近年來完成了電解液六氟磷酸鋰的國產化、隔膜的國產化,大幅降低了電池材料的采購價格。此外,配套體系不僅體現在上游的原材料、電芯材料,無論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我們已經由過去的依賴進口完全實現了國產化。
第四,國產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迅猛。
過去我們每年參加日本的電池展,更多的看到日本、韓國乃至歐洲的設備,現在我們到日本的電池展看看,有很多我國的設備廠家進入了他們的展臺,也成為國際上競標的主力軍。從我們自己來說,18650的自動化程度這些年一直很高,在方形電池和軟包電池方面,這些年我國的電池裝備商也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目前,國內有很多的電池Pack產線已經由過去的手工、半自動,基本實現了全自動。此外,電池裝備行業所取得的進步也是非常可喜的,不僅僅是體現在裝備本身,整個裝備制造過程可追溯以及MES系統都得到了廣泛應用,這對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工程化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第五,產業支撐體系日趨完善,標準化的進程正在加速。
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對新能源汽車還是動力鋰電池,我國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都非常大,有激勵機制、有約束機制、有支撐體系,還有一系列配套體系。方建華認為,我國的動力鋰電池行業及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正是得益于政策的驅動。
第六,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已引起廣泛關注,回收路徑已非常清晰。
方建華坦言,過去他曾認為電池梯級利用是個偽命題,原因就是過去在電芯設計、Pack方法、模組標準化過程中,都沒有針對電池梯級利用做相關設計。但是,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很多電池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就已經考慮到了動力鋰電池回收問題,做了前瞻性的布局,令梯次利用得以實現。
我國動力鋰電池和日韓的差距不在制造端,而在研發和管理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動力鋰電池與日韓的差距在于技術水平和制造工藝,而方建華則認為,更大的差距重要體現在研發和管理端。
方建華用一組數據來印證自己的觀點。他說,按照傳統汽車的要求,CKP值要達到1.67,而我國動力鋰電池公司目前能做到1.5以上的還很少,甚至很多還在1.0以下。在合格率方面,目前松下的已經可以做到99%,而我國的18650、方形電池、軟包電池大多還只能做到80%-90%之間。合格率、一致性常常關乎電池的最終質量和制造水平,而電池制造能力和制造管理水平的差距,恰恰是動力鋰電池公司進入智造2.0時代應該關注的重點。這是我們與日韓公司最大的差距,也是我們公司當下應該努力的方向。
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方建華認為,首先應該在研發端下功夫,目前在前沿研發領域,美國有五大國家實驗室、六大高校,我國的前沿基礎共性技術,也應該由國家隊來做,然后再由公司將技術通過工藝、工程來進行產品化,保障電池的一致性和品質。第二,加強技術驗證,不論是整車廠還是電池廠,在選擇一款電芯的時候,都要經過充分的驗證,證明該款電芯是否能夠滿足電動汽車的使用要求。第三,提高技術創新,包括電芯設計、集成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