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89次 | 2021年11月23日
動力鋰電池業務深陷泥淖 SKI證實在華廠停產
繼此前傳聞三星SDI和LG化學位于國內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業務進展受困之后,日前,另外一家韓國動力公司SKInnovation(以下簡稱SKI)也受到波及。
韓國《中央日報》三月三十日報道,SKI方面于二十九日宣布,我國當地法人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BESK),于去年年底以電池訂購量減少為由停止生產。
據悉,該電池廠建于2013年末,由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韓國SKI共同出資建立。其中,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有60%股份,SKI所持股份占40%。
一位SKI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決定是由持股60%的中方公司作出的。位于韓國忠清南道瑞山市的電池基地所生產的電池將銷往別處,瑞山廠方面不會有經濟損失。”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受到新能源補貼政策等的影響,包括三星SDI、LG化學等位于國內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業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三月二十三日,新浪科技報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外媒表示,“三星SDI在我國西安的生產線已閑置了幾個月,該公司最近決定重新考慮我國西安電池廠的擴建計劃。”
三星SDI原計劃到2020年斥資6億美元,為其在西安廠安裝更多電池生產線。該決定是在今年我國政府不允許電動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享受補貼、電池庫存新增的前提下做出的。
就在三月十八日,曙光股份通告終止與三星SDI合資設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計劃。業內人士認為,曙光股份此次設立鋰電項目的失敗與其合作伙伴三星SDI的產品始終無法獲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有關。
除此之外,LG化學位于我國南京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廠也傳出停擺的傳聞,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其生產線也基本已處于閑置狀態,其正在商議將該項目打包賣給上汽。
對此,LG化學相關負責人對高工鋰電網郵件證實,其南京廠目前運行正常,并沒有相關出售計劃。
但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LG化學的國內材料供應商和相關銷售商透露,其南京廠的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業務確實受到一定影響。
為引導規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健康發展,工信部于2015年三月制訂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公司應按《規范條件》標準要求對典型產品進行檢測,并供應具有動力蓄電池檢測資質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
由于進入《規范條件》被業內解讀為是電池產品獲得新能源財政補貼的前提,因此動力鋰離子電池都在加緊申報目錄。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計公布了四批《規范條件》目錄,共計57家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入圍,而三星SDI、LG化學、松下等日韓電池巨頭至今仍未進入目錄,導致上述公司在華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業務開拓受到了極大影響。
2016年八月,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公司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中刪掉了“新能源汽車所裝用的汽車動力蓄電池(包括超級電容器)單體和系統生產公司均應滿足《規范條件》”的要求,即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會簡單地與電池目錄掛鉤。但由于至今仍未公布正式文件,導致未進入目錄的公司的鋰電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一個頗有意味的細節是,去年底工信部公布的第5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總數從498款車型一秒鐘變為493款。有5款動力鋰離子電池來自GM、三星環新西安電池廠、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捷新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有限公司的車型被“踢出”了目錄,并且沒有任何官方說法。
不少業內人士猜測,這些車型從推薦目錄中被“秒刪”,應該與所配套的外資品牌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關。盡管此前有相關文件中出現我國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與動力鋰離子電池目錄不掛鉤的條款,但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政策還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大部分車企尚不敢冒險采購外資品牌電池。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少了國內政府的現金優惠,與采用我國國產電池的汽車相比,使用韓系電池的汽車將失去價格競爭力,而這也是其在華遭受市場的重要原因。而日趨緊張的中韓關系更加劇了這種局面。
據悉,為削減在我國的庫存,三星SDI正在努力攻占歐洲和北美州其他市場,以彌補虧損。而SKI和LG化學,也在將重要精力放到歐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