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06次 | 2023年07月21日
電動汽車銷量看漲,電池產量"爆發"
根據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TSLA最新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監管文件,其已經和電池供應商松下簽署2021年定價協議,旨在確保能夠獲得電池芯的大規模供應。作為全球重要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的CATL和LG等中韓公司也在釋放出擴大產量的信息。多家權威機構近日預測2021年不但將會是電動汽車行業在疫情中恢復的一年,也將是電池生產商產量建設提速的一年。
三大市場電動汽車銷量預期樂觀
路透社一月七日援引德國道路交通監管機構最新數據稱,2020年德國電動汽車銷量上升兩倍,達到19.4萬輛以上。德國有望實現到2030年700萬至10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的目標。挪威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國成為全球首個電動汽車銷量占比超過一半的國家。歐洲汽車制造業聯盟預測,2020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突破110萬輛。麥肯錫報告顯示,2021年德國將生產170萬輛電動汽車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國,略高于我國。
在全球另兩大汽車消費市場我國和美國,電動汽車發展勢頭也保持強勁。根據分析機構IDC去年十二月的預計,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2021-2022年得益于疫情后的車市反彈和財政補貼期限的延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實現大幅上升。美國權威消費者信息雜志《消費者報告》上月一項調查顯示,有三成受訪者表示自己對電動汽車非常熟悉,71%的美國車主表示會在未來某個階段考慮購買電動汽車,約30%的受訪者表示下次換車時就將選擇電動汽車。
電池公司產量你追我趕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今年韓國三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LG、三星、SK正在加快研發全固態電池技術,并加大在相關設備方面的投資。"《首爾經濟》七日報道稱,我國同行猛烈擴大車用電池產量讓韓國公司充滿危機感。市場調查機構SNE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一月至十一月,全球車用電池使用量最大的是我國的CATL,全球市場占有率24.2%。第二位是韓國LG,市場占有率22.6%,之后依次為松下、三星SDI和SK能源。
根據行業機構的最新數據,2021年中韓日電池龍頭公司將集體"爆發"產量,預計CATL2020年底產量81GWh(吉瓦時),2021年將達到118GWh;LG預計2021年的產量規劃更是達到131GWh;松下預計2020年底產量達61GWh,2021年為71GWh。平安證券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主流電池公司年產量將超過500GWh,該機構認為這一供給量將遠超需求量。
據路透社報道,為滿足其最重要客戶TSLA的我國業務上升需求,LG計劃2021年將在華的電池產量提高一倍以上,并將我國、韓國增產的電池運往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廠。而TSLA去年也已在加州建立旗下鋰離子電池試驗廠,并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以每年10GWh的產量生產該電池,并在2022年實現每年100GWh的產量。
"歐洲電動汽車電池力爭自給自足。"德國《焦點》周刊報道稱,根據歐洲各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的規劃,到2025年,歐洲電動汽車電池的總產量將達到350GWh左右,將是2019年的15倍以上。重要產量來自在歐洲建廠的韓國、我國公司,歐洲本地生產商正在追趕。
目前,歐洲有10多家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韓國公司產量最高,2018年,三星SDI等3家公司首先在東歐啟動電池生產。LG化學在同一年也開啟波蘭生產計劃,預計2022年的產量將擴大至65GWh,重要給奧迪、雷諾-日產等供貨。我國的CATL在德國的廠將在2022年投產,向寶馬等供貨。去年十一月,蜂巢能源科技宣布,在德國西部薩爾州建設電池廠。當月,日本松下也宣布將和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ASA等合作,討論在歐洲新建電池廠。TSLA的柏林廠也將生產電池。
在歐盟扶持政策下,歐洲公司也加入角逐。大眾和寶馬出資的瑞典電池初創公司Northvolt將自2021年起在瑞典和德國量產動力鋰電池。標致雪鐵龍也將在法國和德國分別建設產量24GWh的電池廠。此外,歐洲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上下游供應鏈也已形成。
帶旺鋰鈷等電池原材料
"受電動汽車行業長期發展趨勢影響,2021年全球鋰業前景被看好。"加拿大"投資新聞網"本周發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稱,電池原材料需求旺盛給鋰業廠商帶來巨大利好。數據顯示,去年港股贛鋒鋰業以及美股的雅保、SQM和Livent等全球鋰業巨頭的股價均在新冠疫情中走高,而近期A股鋰離子電池相關行業持續多日表現強勢,展現出業界普遍看好后市業績發展的態勢。
《應用能源》學刊去年年底刊發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鋰和鈷的需求量相較2015年將分別上升18和37倍。《應用能源》稱,電動汽車市場對原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這對全球鋰、鈷等原材料產業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全球原材料供應鏈要提高韌性,以應對未來類似新冠疫情等危機造成的沖擊;另一方面,供應鏈也要滿足環保要求,實現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