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85次 | 2018年08月04日
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何時才能水乳交融
同床異夢:車企和電池企業的“后蜜月”生活
國內的車企和電池企業像是剛結婚不久的“小兩口”,度過你儂我儂的“蜜月期”,開始直面生活的“柴米油鹽”,才發現對方“身上的毛病”。“雙方家長”還終日給各自“兒女”出難題,“小兩口”沒有了浪漫,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冷語相加。
整車企業普遍認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高端產能不足,不能滿足他們的生產需求,對于車輛的性能提升幫助不大,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而電池企業則認為,國內動力電池技術近年來突飛猛進,是中國汽車產業“枯木逢春”的關鍵,車企整體的制造能力偏弱,產品競爭力不強才是影響產業發展的最大“病灶”。
而事實上,隨著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要求的提高和財政補貼的退坡,國內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的矛盾日益凸顯,深刻地反應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方方面面。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高級顧問、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伙人兼總裁方建華對此向電池中國網表示,一方面車企依然按照傳統汽車企業的思維慣式來處置和動力電池企業的關系,將動力電池企業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來對待,這種落后的產業觀念對新生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阻礙;而另一方面,動力電池企業也沒有足夠的硬實力去改變這種現狀,企業依賴于整車企業,發展觀念亟待轉換。因而當前動力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還是“兩層皮”,頗有點“同床異夢”的尷尬,急需要深度的產業融合。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水乳交融:產業融合號角已經吹響
作為國際豪車制造商的寶馬,已經嗅到了國際汽車市場風向的變化,在電動汽車布局方面頻頻出手,除了十月下旬在沈陽投產的華晨寶馬沈陽動力電池中心。上周五寶馬又表示,將成立新的電池技術中心,整合自家電池研發專業技術。將在未來四年對這個中心投資2億歐元。寶馬董事長OliverZipse也表示,希望能通過對電池的研發投入,來全面地了解動力電池產業,借此能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積累技術基礎,讓潛在供應商能夠為寶馬量身定制電池。
OliverZipse還說道,“寶馬能否自行制造電池并不是最主要的,我們更希望通過這樣的研發投入來獲取有關動力電池方面的知識。”
對此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教授對電池中國網表示,相較于傳統汽車,車企并沒有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核心,他們急需向“三電”核心技術滲透。對于整車企業而言,想要真正掌握“三電”核心技術是非常困難的。寶馬就非常清楚目前產業的現狀,如果不努力掌握這些技術,那么未來就極有可能被市場邊緣化。寶馬積極部署動力電池技術,搞電池技術研究,自己做動力電池模組和系統的開發,就是要牢牢掌握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
任重道遠:產業融合還需努力
目前,國內車企和電池企業“小兩口”過日子的發展現狀,顯然無法滿足汽車產業未來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的需要。車企和電池企業技術的互相滲透還需要時間,而想要實現產業融合,國內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通用上汽-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車輛電源系統資深高級工程師董敏學向電池中國網表示,電池企業不能單純只立足于電芯,還要涉及控制策略;而車企也要不斷對動力方案進行優化設計,不單是電動的,還要涉及混合動力,甚至是燃油機。這需要二者去溝通協調,不去溝通協調是無法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的,這其實就是產業融合的過程。
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懂電池技術,而電池企業同樣也不懂新能源汽車技術,是目前車企和電池企業間普遍存在的現狀。有車企負責人向電池中國網表示,按照傳統的供應習慣,車企最理想的采購方案是采購電池系統,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整套的動力解決方案。而對于電池企業來說,則只能按照車企的要求定制電芯,對于PACK的深度開發則依然以車企為主導。
針對這種情況,國內涌現出了一批先行創新的佼佼者,如:普萊德、華霆動力就是較早捕捉到市場先機的探路者,作為第三方介入到整車動力方案中,用專業的整套系統解決方案,為自己贏得了國內市場的一席之地。而力神電池、欣旺達、鵬輝能源、捷威動力等則是電池企業為車企解決整車動力方案的代表,通過成熟的動力系統配套,穩定的貨源供給,得到了車企的認可。猛獅科技、桑德集團、銀隆新能源則在造車的路上先行一步,通過前瞻性的新能源汽車布局,不僅帶動了自己的產品銷量,還摸索出了成熟的動力控制技術,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但大多數車企和電池企業還處在一個博弈的狀態。面對日益降低的利潤,面對陌生的技術領域,車企和電池企業誰都不想讓雷炸在自己手里。即使是迫于市場壓力,電池企業選擇PACK的開發,但由于成本、技術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最終產品也是差強人意。車企和電池企業首先要轉變觀念,應該要向寶馬學習,各自踏出一步,而不是懼怕成本龜縮不前。要知道現在畏懼的東西,正是未來新能源汽車最具有價值的核心技術。
而對于車企和電池企業而言,不能再用老的眼光去看待新能源汽車產業,也不能用以往的發展模式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搬硬套。在產業融合的道路上,首先需要轉變發展觀念,用新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如何在未來贏得先機。
下一篇:動力電池企業須提供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