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00次 | 2018年08月07日
新能源汽車的春天終于到來了!
“新能源汽車的春天終于到來了!”昨天,揚州市亞星、飛馳等電動汽車生產及研發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很是興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于近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給電動汽車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欣喜之余,新能源汽車推廣形勢依然嚴峻:無論是規劃對接,還是技術標準,國內電動汽車產業都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怎樣快速突破“最后一公里”,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制高點,成了擺在我市新能源汽車企業及相關部門面前的一道考題。
聲音
新能源汽車迎來最大利好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按照規劃,我國將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爭取到2015年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這個規劃我們盼望已久!”亞星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規劃出臺之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一直撲朔迷離,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潛力股,但誰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大規模的投入何時才能看到產出效益。現在這一切隨著新規的出臺變得清晰和明朗。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研發企業主要有4家,一家整車生產及研發企業——亞星客車,一家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研發企業——飛馳動力,一家蓄電池生產研發企業——華富電池,另有一家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凱爾斯曼。市經信委工業品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從整車的生產研發到電池、動力系統等核心部件,均有規模企業把守。
規劃的出臺,給我市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研發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如果以前還是‘摸著石頭過河’,規劃出臺后目標和路徑更清晰了!”上述幾家新能源汽車負責人均表示,企業將按照規劃制訂的標準,加快研發投入,搶占關鍵領域的技術制高點。
市經信委有關人士分析說,按照規劃,“十二五”是新能源汽車“打江山”的關鍵時期,誰在這三四年之內搶得先機,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而到了“十三五”時期,產銷將激增10倍,從50萬輛激增到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將迎來爆發增長新時期。
分析
兩大“短板”制約電動汽車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規劃》中提出“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到2020年降至5.0升”的目標,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這兩個指標即使油電混動方案也很難達標,這就迫使汽車最終走向純電動,或電/電混動。
2012至2020年發展規劃的出臺,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但是,不少業界人士分析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難度不小。“兩大‘短板’制約電動汽車的提速。”揚大商學院副教授李春來告訴記者,規劃雖然肅清了業界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分歧和爭議,但動力電池成本太高,充電樁配套建設緩慢,依然缺乏明確的解決方案。
目前電池的能量密度、充電次數、價格及安全性距離消費者的需求和可接受程度比較遠,產品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分析說,由于電池能量密度小,充一次電與普通汽車跑同等的距離,大概需要加一噸的電池,只有將來能量密度提升后,電池重量和成本大幅下降,才能真正被大眾市場所接受。
除此以外,人們希望廉價、節能、好用的新能源汽車盡快駛入生活。但根據測算,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成本占去了整車的60%—70%,導致電動汽車的價格比普通汽車貴好幾倍。無形中,昂貴的“電池成本”成為阻礙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最大阻力。
接下來,面臨的便是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的問題。亞星新能源汽車研發部負責人認為,即使技術問題、消費觀念等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基礎建設跟不上,配套設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車也很難真正走進普通人生活。我市雖然率先展開了充電樁建設,但由于缺乏國家層面的技術標準,要在短期內全面鋪開還不太現實。
呼吁:以城市為主體,加快新能源汽車整體包裝
在此之前的3月底,江蘇省首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時間表”:3年內3000輛新能源汽車陸續上路。按照規劃,2012—2014年,新能源汽車在南京、蘇州、南通試點;2013年—2015年,擴大到無錫、常州、鹽城、揚州、鎮江等地。率先試點的3個城市,各自推廣應用1000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須超過50%。考慮到售價較高,中央和省市將給予補貼,預計占售價的1∕2。
記者就此連線采訪了省經信委汽車辦負責人張瑛。她告訴記者,江蘇省列出的試點城市推廣計劃,是配合國家“十城千輛”工程而展開的。凡是列入試點的城市,新增公交、出租車將優先應用純電動汽車,兼顧發展環衛、郵政、電力等公共服務領域純電動汽車,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市民使用純電動汽車。“目前,正在向上申報南京,揚州可能要等到下一批。”
“揚州沒有列入國家‘十城千輛’計劃,給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帶來了不小的阻力。”亞星新能源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訴苦說,像蘇州、南通這些列入“十城千輛”的城市,可以優先享受新能源汽車的購車補貼,而其他城市因為缺乏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上市計劃一再擱淺。
“沒有訂單的研發很難持續。”這位負責人分析說,亞星要搶占新能源汽車的制高點,必須靠市場訂單來帶動。目前,亞星已拿到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和省經信委特批的省內銷售專文,但由于揚州尚未取得試點資格,公司只能到蘇州、南通以及山東等取得試點資質的地區“搶訂單”。
“但不少試點城市都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亞星‘虎口奪食’困難重重。”他呼吁說,政府應從產業戰略高度重新審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定位,盡快申報“十城千輛”試點城市,并整合相關生產和研發企業,出臺更多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惠政策,組織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展開技術和市場的聯合公關,開辟國內外市場,提前占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制高點。
上一篇:車用鋰電池產能過剩隱憂顯現
下一篇:鋰電池仍是最看好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