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74次 | 2022年08月25日
浙大制造出新型石墨烯膜材料解決世界難題
通過巧妙設計,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研發(fā)出一種新型石墨烯組裝膜:它是目前導熱率最高的宏觀材料,同時具有超柔性,能被反復折疊6000次,承受彎曲十萬次。這一進展解決了宏觀材料高導熱和高柔性不能兼顧的世界性難題,有望廣泛應用于高效熱管理、新一代柔性電子器件及特種航天等領域。
浙江大學高分子系納米高分子課題組,由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高超教授領銜,目前課題組共有教授1名、助理1名、博士后3名、博士生11名、碩士生5名、企業(yè)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后1名。建有石墨烯、新能源材料、高分子化學3個實驗室及1個“浙江大學-碳谷上希”聯(lián)合研究中心。
團隊長期致力于單層氧化石墨烯的規(guī)模化制備及其宏觀組裝研究,發(fā)現(xiàn)了氧化石墨烯的液晶性,發(fā)明了石墨烯纖維、石墨烯無紡布、石墨烯連續(xù)組裝薄膜及最輕材料石墨烯氣凝膠四種純石墨烯宏觀材料(簡稱F4),開發(fā)了低成本高質量單層氧化石墨烯、多功能石墨烯復合纖維、石墨烯高效電熱布、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石墨烯-鋁離子電池、石墨烯納濾膜等六大核心技術,這些成果產(chǎn)業(yè)化前景廣闊,部分已實現(xiàn)生產(chǎn)和中試。
高超,1973年1月出生,土家族,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
1995年在湖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8年獲碩士學位,2001年獲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留上海交大任教,于2003年到2006年先后在英國Sussex大學和德國Bayreuth大學做訪問學者和博士后研究。2008年被引進浙江大學,被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圍繞石墨烯化學、液晶及宏觀組裝開展研究,在NatureCommunications(3篇),AdvancedMaterials,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ChemicalReviews,ChemicalSocietyReviews,ProgressinPolymerScience,MaterialsToday等世界旗艦級科學期刊發(fā)表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論文110余篇,文章共被他引5700多次,H因子39。
共同主編Wiley出版的英文專著1本《HyperbranchedPolymers:Synthesis,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為英文專著撰寫6章,獲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23項。
擔任國際期刊ColloidandPolymerScience地區(qū)主編。
曾入選或獲得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計劃”(2014)、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2010)、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2007)、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2005)、第九屆“霍英東基金”(2004)、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2003)等人才計劃,獲得浙江省青年科技獎(2013)、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3)、1項上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3)及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獎勵。
主要成果:(1)發(fā)現(xiàn)了氧化石墨烯液晶及二維膠粒的手性液晶相,提出并實現(xiàn)了連續(xù)石墨烯纖維;
(2)實現(xiàn)了高性能石墨烯纖維超級電容器和石墨烯基納濾膜;
(3)采用非模板協(xié)同組裝策略制備了超輕彈性氣凝膠;
(4)發(fā)明了綠色、超快、安全的鐵基法,可大量制備單層氧化石墨烯,突破了自1958年以來的高污染、易爆炸、長時間的傳統(tǒng)制備方法。
現(xiàn)在,成果里面又要加上這一心形的石墨烯組裝膜。這一研究成果被Nature,NatureNews,ScientificAmerican等亮點評論,認為“實現(xiàn)了石墨烯在現(xiàn)實器件應用的關鍵一步”、“開辟了碳纖維制備的新途徑”,被美、法、澳、中國等多個課題組跟進研究。
2017年4月,材料科學的世界旗艦級期刊《AdvancedMaterials》編輯部邀請浙江大學高新材料相關各研究組撰稿,以校慶專輯形式展示浙江大學在材料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獻禮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
石墨烯纖維結入選Nature2011年度圖片,為2005年以來唯一入選的中國科技成果。超輕氣凝膠被Nature兩次高度評論。
獲最輕固態(tài)材料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授予世界創(chuàng)新論壇“金袋鼠”創(chuàng)新獎,入選兩院院士評選201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用最新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折疊的千紙鶴
此次最新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研發(fā)成果的相關論文UltrahighThermalConductiveyetSuperflexibleGrapheneFilms近日發(fā)表于《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雜志,論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生彭蠡
近日,浙大新聞辦,錢江晚報等媒體記者采訪了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面對記者,高超教授介紹,電子電器工作時會發(fā)熱,需要高效熱管理來保證其正常運行。新一代器件還要求可彎折性。因此,研究高導熱高柔性材料至關重要。但現(xiàn)有宏觀材料的高導熱和高柔性是一對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的矛盾。
石墨烯的出現(xiàn)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它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方式形成的蜂窩狀平面單層二維大分子。原子質量輕、簡單而又強力的鍵接結構賦予了它超高的導熱性;同時,單原子層厚度又使得其具有較好的柔性。遺憾的是,目前已有的剝離型石墨烯片小、缺陷多,其組裝而成的宏觀材料導熱率和柔性都欠佳,還比不上商業(yè)化的聚酰亞胺石墨化膜(GPI)。比如,我們手機里的散熱膜,就是用GPI制成的。
發(fā)現(xiàn)石墨烯的諾獎得主安德烈·海姆,浙大名譽教授,石墨烯的發(fā)現(xiàn)就值一個諾貝爾獎,新型石墨烯組裝膜未來上到特種航天,下到智能手機都可應用,其價值就更是大的不可估量了
在高超教授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一片20厘米邊長的石墨烯組裝膜,看上去很像一片大大的即食海苔。高超介紹,這10微米厚的“海苔”,是由數(shù)千層單片石墨烯交疊而成的。實驗測試表明,石墨烯膜可以耐受10萬余次的彎曲,而不影響其導熱導電性能,而且,在反復折疊6000次后仍沒有斷裂。此前性能最好的GPI最多只能反復折疊3次。同時這種石墨烯膜的導熱率最高達到2053W/mK(瓦/米·度),接近理想單層石墨烯導熱率的40%,創(chuàng)造了宏觀材料導熱率的新紀錄。
柔軟而高導熱的性能,賦予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比如,可折疊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甚至衛(wèi)星和航天器。課題組將這種石墨烯膜替代商用GPI膜,應用于手機散熱膜上,發(fā)現(xiàn)手機CPU處的溫度可以控制在33℃以下,相對商用GPI膜降低了6℃。如果把這層膜用到人造衛(wèi)星上,就能很好地解決衛(wèi)星的“向光背光”溫差大的問題。
彭蠡說,電子元器件的散熱是器件開發(fā)一項很重要的課題。它們“怕熱”,是因為這些功率器件都有穩(wěn)定工作的溫度區(qū)間。隨著溫度的升高,器件工作的穩(wěn)定性會下降,噪音升高,并且壽命降低。一般來說,溫度提高8—10度,器件壽命會下降一半。據(jù)統(tǒng)計,電子產(chǎn)品失效的原因中,溫度占比達到50%以上。
科學家是如何讓石墨烯膜由“脆”變“柔”,并兼顧了良好的導熱性能呢?高超說,團隊提出了一種“大片微褶皺”的設計思路,在制備石墨烯膜的過程中引入了許多微小的褶皺,讓石墨烯膜成為一種“能屈能伸”的材料。就像女孩們的百褶裙,裙擺可以展開很大。如此細小的褶皺怎么制造?高超團隊想出了一種新穎的方法:將石墨烯膜高溫加熱,膜中的含氧官能團在高溫下分解釋放出氣體,使石墨烯膜內(nèi)部形成微氣囊;再經(jīng)過機械輥壓成膜,微氣囊的氣體被排出,形成微褶皺。“就這么簡單”,高超說。
AdvancedScienceNews評論認為,這項成果使得很多大面積多功能的二維材料能夠應用到現(xiàn)實世界的柔性器件中,從特種航天到智能手機,不一而足。
AdvancedScienceNews認為,這樣的設計理念和實驗策略能夠拓展至其他二維納米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