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3次 | 2018年08月15日
并購大潮正在褪去 鋰電產業生存維艱
利潤下滑,營收放緩,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前兩年的兼并購大潮正在褪去,迎面而來的是殘酷的現實,終止或者放棄兼并購動力電池企業案例增多。
近日,面對深交所“是否觸及應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疑問,現金流緊張、業績大幅虧損的猛獅科技選擇了延期回復《關注函》。
這只是A股鋰電資產并購潮下的一角。隨著去杠桿背景下融資受限、新能源產業補貼退坡、動力電池降價、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位徘徊等因素影響,泛濫的跨界并購后,不少鋰電池企業已經不堪重負。
事實上,整個上半年,鋰電行業似乎都沉浸在寧德時代上市的興奮中,獨角獸的“狂歡”麻痹了不少從業者的神經,讓人誤以為全球動力電池行業已經進入“中國時間”,而忽略了自身可能已是深陷泥淖。
與寧德時代的高額利潤相對應的,是多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不同程度下滑,資金鏈遇到大麻煩,這似乎才是行業當下的“真實現狀”。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極速擴張下資金鏈風險大增
Wind數據顯示,鋰電池板塊的100家上市公司中,有42家企業2017年經營現金流為負值。其中,堅瑞沃能、猛獅科技因現金流緊張,公司甚至無法日常經營。
以消防器材起家的堅瑞沃能(原名“堅瑞消防”)和原主營鉛蓄電池的猛獅科技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二者皆在主業持續低迷之下,一前一后邁入了鋰電池行業,隨后因為宏觀環境、行業政策變動以及前期的激進擴張,現金流斷裂,無法正常經營。
2015年猛獅科技在新增了鋰電池業務之后,馬不停蹄地投資設立上海松岳電源、參股中興派能,在一系列兼并重組和對外投資之后,猛獅科技2016年凈利潤大增3276.11%。同年,堅瑞消防宣布收購沃特瑪,其后更名為堅瑞沃能,一躍成為全國第三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裝機量僅次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但隨后,二者都選擇了“激進”的擴張之路,猛獅科技通過外延式并購,對外投資壯大規模,堅瑞沃能則選擇了新增生產線擴大產能。
2015年至2017年,猛獅科技用在增資并購上的資金分別達到1.83億、18.89億和20.49億元,三年累計增資、并購、新設子公司超過60家。截至目前,公司控股參股的海內外企業80余家,業務范圍涵蓋高端鋰電池制造、新能源汽車租賃運營等清潔能源的生產、儲存和應用的三大環節。
堅瑞沃能從上市后就不斷增設生產線,2017年底時,公司在全國11個省市進行產能布局,設立了11個電池生產基地,而每個項目投資額均超過20億元。截至2017年末,公司整體債務254.34億元,財務費用高達5.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10.22%。
然而隨著融資渠道收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重大變化,2017年,猛獅科技和堅瑞沃能同時發生業績變臉,同時還出現了應收賬款占比過高,現金流為負、公司債務在短期內大額攀升等。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猛獅科技和堅瑞沃能凈利潤分別虧損1.34億元和36.67億元,同比下降242.74%和965.92%;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33.25億元和84.3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5.15%和87.35%;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3.50億元和-20.09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升至74.82%和86.13%。
事實上,由于債務糾紛,猛獅科技及子公司截至8月2日已經有29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資金高達4.34億元;堅瑞沃能截至8月6日被凍結銀行賬戶83個,凍結資金和資產合計超3.82億元。
多家上市公司業績不及預期
對于堅瑞沃能和猛獅科技來說,現金流無疑是“壓垮”公司經營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新能源汽車產業變局之下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僅從業績上看,從2015年至今跨界鋰電池的上市公司中,部分企業的業績明顯下滑,業績不達標現象屢有發生。
如2016年斥資47.5億收購普萊德的東方精工,彼時普萊德原股東承諾普萊德2016-2019年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5億元、3.25億元、4.23億元和5億元。2016年普萊德超預期完成承諾,1-10月完成扣非凈利潤3.21億,但2017年業績卻大反轉,普萊德僅實現扣非凈利潤2.61億元。
勝利精密(002426.SZ)自2015年收購的鋰電池隔膜公司蘇州捷力后也坎坷不斷。2016年,蘇州捷力第一年業績承諾就未完成;2017年,蘇州捷力仍未完成1.69億元的業績承諾,而且實際扣非凈利潤還是負數。
借殼東源電器的國軒高科(002074.SZ)曾被譽為動力鋰電池第一股,剛上市也曾備受追捧但2017年公司扣非凈利潤下滑44.52%,且經營產生的現金流為負值。
花費巨資進入隔膜領域的雙杰電氣(300444.SZ)也頗為憋屈。2016年至今,雙節電氣多次增資天津東皋膜,合計出資金額超過3.45億元。此前,天津東皋膜曾承諾2016年度、2017年度的預期凈利潤總計不低于人民幣1.2億元。
但實際天津東皋膜卻連續兩年虧損累計7159.82萬元。2018年上半年,天津東皋膜業績似乎并沒有好轉的跡象,雙節電氣業績主要靠原配電主業推動,營業總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60%,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部分上市公司在切入到新能源汽車市場時,瞄準的是長期發展,盡管有些產業化項目并不能在短期內獲得回報,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測試、磨合、經歷產能爬坡,但是企業更看重未來十年甚至更久的發展。
隨著產能的飛速擴張,國內動力電池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現象,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據OFweek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底動力電池單體價格較2017年初下滑20%~25%。但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價格總體并未呈現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動力電池企業將承受較大的成本及利潤壓力。而由于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而電池售價因國家政策影響不斷下調,電池企業的成本壓力巨大。
編輯視點: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前兩年的兼并購大潮正在褪去,迎面而來的是殘酷的現實,終止或者放棄兼并購動力電池企業案例增多。同時,很多新進入者的項目也是擱置狀態,從材料到電池每一個環節,這種現象非常明顯。
另一方面,動力電池企業現金流非常緊張。即便是排名前十的電池企業,有些資金鏈相對來說也非常緊張,不少企業目前其資金很重要的依賴就是來自于外部資金驅動。
根據OFweek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的動力電池相關配套企業已從2015年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這意味著,不到3年時間,1/3的動力電池企業已出局,而這場洗牌仍在持續。
下一篇:新技術!氫燃料電池技術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