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68次 | 2022年11月23日
簡述納米技術在鋰電池中的應用
鋰離子電池作為高效儲能元件,已經廣泛的應用在消費電子領域,從手機到筆記本電腦都有鋰離子電池的身影,鋰離子電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得益于其超高的儲能密度,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也在不斷的提高,這其中納米技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說起納米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LiFePO4,LiFePO4由于導電性差,為了改善其導電性,人們將其制備成了納米顆粒,極大的改善了LiFePO4的電化學性能。此外硅負極也是納米技術的受益者,納米硅顆粒很好的抑制了Si在嵌鋰的過程中的體積膨脹,改善了Si材料的循環性能。近日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JunLu在Naturenan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對納米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上的應用進行了總結和回顧。
正極材料
1.LiFePO4材料
LiFePO4材料熱穩定性好、成本低特性,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LiFePO4材料內部獨特的共價鍵結構,使得LFP材料的電子電導率很低,因此限制了其高倍率充放電性能,為此人們將LFP材料制成納米顆粒,并采用導電材料(例如碳)、導電聚合物和金屬等材料進行包覆。此外人們還發現通過向納米LFP顆粒內利用非化學計量比固溶體摻雜方法摻入高價金屬陽離子,可以將LFP納米顆粒的電子導電性提高108,從而使得LFP材料可以在3min之內完成充放電,這一點對于電動汽車而言尤為重要。
下圖a為LFP晶體在(010)方向上的晶體機構,晶體中「PO6」八面體通過共用O原子的方式連接在一起,這種連接方式也導致了材料的電子電導率低。此外另一個影響LFP材料性能的問題是Fe占位問題,在1D方向上,Li+有很高的擴散系數,但是部分Fe占據了Li的位置,從而影響了Li在(001)方向上的擴散速度,導致材料的極化大,倍率性能差。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抑制LiMn2O4材料分解
LMO材料具有三維Li+擴散通道,因此具有很高的離子擴散系數,但是在低SoC狀態下會形成Mn3+,由于Jonh-Teller效應的存在,導致LMO結構不穩定,部分Mn元素溶出到電解液中,并最終沉積到負極的表面,破壞SEI膜的結構。目前,一種解決辦法是在LMO中添加一些低價主族金屬離子,例如Li等,取代部分Mn,從而提高在低SoC下Mn元素的價態,減少Mn3+。另外一種解決辦法是在LMO材料顆粒的表面包覆一層10-20nm厚度的氧化物、氟化物,例如ZrO2,TiO2和SiO2等。
3.抑制NMC化學活性
NMC材料,特別是高鎳NMC材料比容量可高達200mAh/g以上,并具有非常優異的循環性能。但是在充電的狀態下NMC材料極容易對電解液造成氧化,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我們不希望將NMC材料制成納米顆粒,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納米包覆的手段來抑制NMC的化學活性。
為了抑制高鎳NMC材料與電解液的反應活性,人們嘗試利用納米顆粒對材料進行包覆處理,避免材料顆粒和電解液直接接觸,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循環壽命,如下圖a、b所示。原子層沉積也是保護NMC材料的重要方法,研究顯示3到5次原子層沉積可以獲得性能最好的NMC材料。但是由于NMC材料表面缺少酸性官能團,因此很難有效的進行原子層沉積。此外核殼結構的納米顆粒也是降低反應活性的有效方法,如圖3d,高Mn外殼具有很好的穩定性,但是容量較低,高鎳核心容量很高,但是反應活性大,但是這一結構還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由于晶格不匹配造成的內部應力,影響材料的循環性能,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梯度濃度材料來實現,如圖3e所示,Ni的濃度從核心到外殼逐漸降低,該材料能夠達到200mAh/g以上的高可逆容量,并具有長達1000次的循環壽命。
負極材料
1.石墨材料保護
石墨材料嵌鋰電壓低(0.15-0.25VvsLi+/Li),非常適合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石墨材料也有一些缺點。嵌鋰后的石墨具有很強的反應活性,會與有機電解液發生反應,造成石墨片層脫落和電解液分解,SEI膜雖然能夠抑制電解液的分解,但是SEI膜并不能100%對石墨負極形成保護。目前常見石墨表面保護辦法有表面氧化和納米涂層技術。
納米涂層技術包括:無定形碳、金屬和金屬氧化物三大類,其中無定形碳主要是通過真空化學沉積CVD方法獲得,這種方法成本較低,適合大規模生產。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納米涂層主要是通過濕法化學的方法獲得(電鍍),能夠很好的對石墨進行保護,防止電解液分解。
2.提升鈦酸鋰LTO和TiO2材料的倍率性能
LTO(Li4Ti5O12)材料安全性高,Li嵌入和脫嵌過程中不會產生應力,嵌鋰電勢較高,不會引起電解液的分解,是一種非常優異的負極材料,但是LTO材料還面臨一下問題:1)比容量低,理論比容量僅為175mAh/g;2)低電子和離子電導率。目前納米技術在LTO上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應用:1)顆粒納米化;2)納米涂層技術;3)LTO納米材料與導電材料復合。LTO材料納米化能夠有效的降低Li+的擴散距離,并增大LTO于電解液的接觸面積。納米涂層技術能夠加強LTO與電解液之間的電荷交換,改善倍率性能。幾種常見的納米涂層技術如下圖所示,其中圖a表示了納米TiO2與多孔碳材料的復合結構材料。圖b展示的是如何制備LTO+CMK-3介孔碳復合材料的方法。
3.提高硅負極的能量密度
Si材料理論比容量達到3572mAh/g,遠高于石墨材料,因此吸引了廣泛的關注,但是Si在嵌鋰和脫鋰的過程中會產生高達300%的體積膨脹,造成顆粒的破碎和活性物質脫落,為了克服這一缺點,人們將Si材料制成納米顆粒,以便緩解Si顆粒膨脹產生的機械應力。目前其他Si納米結構包括1維的納米線,1維納米線能夠與集流體和電解液之間形成良好的接觸,并留出足夠的空間供Si膨脹,因此該材料的可逆比容量高達2000mAh/g,并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
納米技術的在Li-S電池的應用
Li-S電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是非常具有希望的下一代儲能電池,但是Li-S電池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S電導率低,以及嵌鋰產物溶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采用了多種復合納米材料技術,例如通過將S與多孔中空碳或者金屬氧氧化物納米顆粒復合,可以顯著的提高S的穩定性,提高電極的循環性能。此外,S與石墨烯材料的復合也能夠顯著的提高S負極的循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