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23次 | 2018年04月20日
動力電池回收迎轉機 回收技術逐步完善
4月17日至18日,第七屆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再生暨二次電池回收與再生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動力電池回收關鍵癥結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副巡視員、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秘書長黃建忠表示:當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正步入一個重要的攻關階段。表現為以下三個關鍵點。
第一,無論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還是廢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處置、綜合利用,都還處在一個扶持及規范發展的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的階段。
第二,電池生產制造企業如何采用標準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產品結構設計,加強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第三,如何建立起以汽車整車生產企業為主體的生產者責任延伸的各種制度,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動力電池回收渠道。
這三個關鍵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國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的主要癥結。
在動力電池回收政策體系方面,目前,我國的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廢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處置、綜合利用,都還處在一個扶持及規范發展的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的階段。此前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汽車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現階段我國的動力電池回收政策體系不夠健全。整車廠難以對所有已售車輛的動力電池做到從新車出售到最終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他建議,“相關部門研究出臺新能源汽車的回收資質,逐步淘汰技術落后、環保不達標的企業?!?/p>
而在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生產者責任延伸方面,中國環境科學院王紅梅比較有經驗,她曾主持生態環境部“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相關政策制定工作。她指出,廢舊鉛酸電池的管理,目前主要還是集中于工業的危險廢物,對民用品的危險廢物管理還是比較薄弱。因此,她建議:“總體上要從國家層面建立一個統一的編碼規范,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系統,監管整個流向,最終打造生產回收再生之間的閉路循環,真正延伸污染責任至消費者,建立民用危險廢物管理新模式。”
電池回收市場藍海,待完善回收產業鏈實現破冰
從電池的使用壽命來看,首批電動汽車運行里程已超20萬公里,符合退役電池的要求,部分動力電池開始進入報廢期。報廢期的到來也給電池回收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據了解,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從2018年開始爆發,預計2018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超五十億元規模,到2020年至2023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到136億-311億元。
為加強廢舊電池的回收,今年2月底,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而面對市場藍海,鋰電相關企業也抓緊機遇,開始布局動力電池回收。
動力電池上市公司國軒高科此前曾表示,已成立電池綜合回收的相關公司,目前正在建設回收利用生產線。
此外,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也在探索完整的鋰電池綠色產業鏈。此前寧德時代內部人士表示,動力電池從汽車上退役后,放在其電池儲能系統中進行梯次利用,梯次利用后會將電池進行拆解和電池材料回收。
2018年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元年。對此,中國電池聯盟秘書長王超認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快速發展,符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各方期待,但是還應從兩個角度重新審視行業趨勢。一是動力電池達到退役年限,逐漸擴大的市場剛需;二是“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80%將面臨退役”等政策,倒逼動力電池企業布局和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帶動行業快速前進。
雖然一些新能源車企已經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市場,但由于技術和經驗的不足,很多企業選擇交給第三方的專業回收動力電池方處理。電池回收的藍海已有雛形,只待回收技術的成熟來完成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