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36次 | 2019年01月22日
如何使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快速發展
近年來,在政策的強推之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極速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國內新能源汽車2018全年銷量為125.6萬輛,同比2017年增長61.7%,規模已占全球的50%以上。
不過,在政策的誘惑之下,各地也出現了假交易、假運營等騙補事件,純電動汽車安全事故也屢有發生,令仍在成長階段的新能源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如何使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快速、安全且高質量增長已經成為后續發展的重點。
作為2020年底補貼全面退坡的前一年,2019年政策如何調整對于新能源產業格外關鍵,一方面,在現行技術之下,新能源汽車中占比最高的純電動車仍存在售價昂貴、續航里程不及燃油車等劣勢,不依靠補貼很難形成較強競爭力;另一方面,現有政策對產業各方要求均有嚴格限制,一定程度上扼殺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在近日舉行的2019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來自產業制定層的專家及學者們針對2019年以及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給出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可以預見的是,補貼完全取消之前,政策退坡力度將加大,同時新能源汽車也將更加呈現技術多元化發展局面。
2019年補貼或將銳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自2018年針對新能源汽車首次實行階梯化補貼標準后,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如何調整成為了如今行業內的熱議話題,目前較為公認的趨勢是,在2021年補貼全面取消之前,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坡已成定局,這樣的預期也讓部分限牌城市在2018年底政策結束前出現了搶購甚至一車難求的局面,部分企業在年初為了提高銷量,還限時推出了購車享受18年等同額度的企業補貼等優惠政策。
目前,在行業中普遍傳閱的一份疑似2019年補貼新政文件顯示,2019年新能源補貼門檻不僅進一步提高,同時占據補貼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補貼也被取消,整體降幅較2018年銳減了40%左右,同時為了防止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這份疑似2019年的新政中還設置了3個月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購買純電動車補貼將會按照2018年補貼政策的60%計算。
以關注度較高的純電動汽車吉利帝豪EV450為例,按照2018年的補貼政策,該車型指導價為21.83萬至23.83萬元,補貼金額均為8.25萬元,補貼后售價為13.58萬至15.58萬元,而在2019年,該車型補貼或將驟降至2.5萬元左右,補貼后售價將達到19萬元以上,差距巨大。
針對2019年補貼政策的相關變化,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2019年補貼政策,總的原則是在確保2021年補貼全部退出后,產業不發生大的波動,分階段的釋放退坡所帶來的壓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過大,帶來大起之后的大落。”
雖然平穩是主旋律,不過,考慮到目前距離2021年補貼全面取消僅剩兩年時間,即便按照兩年平均下滑50%標準降幅來計算,也將對現有新能源產業產生很大的影響,純電動汽車或將在2019年迎來第一次巨痛。
市場驅動代替政策驅動
2018年補貼政策不僅對整車的續航里程進行了劃分,不同續航里程對應不同的補貼金額,政策同時還對整車的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出了要求,并給予不同的系數,此舉除了能夠淘汰老舊落后產品以外,也提升了優質產品的競爭力。
不過,這樣的政策要求也讓企業的技術路線選擇上變得更加狹窄,為了滿足政策要求拿到全額補貼,大部分車企只能選用能量密度更高,但安全風險更高的三元鋰電池作為整車動力電池方案,而以使用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鐵鋰電池為技術方向的企業,由于電池能量密度很難達到全額補貼系數的要求,不得不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目前,曾經主推磷酸鐵鋰電池的比亞迪斷臂求生,加大了三元鋰電池的相關投入,謀求轉型,但其他中下游動力電池企業則沒有這般順利,一些龍頭企業最終也難逃倒閉命運。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由導入期向成長期轉變,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同時著力政策、市場雙驅動,才能扎扎實實推動、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應以安全、節能、環保為導向,加強安全運行管理與服務,取消對續駛里程、能量密度等細節要求,把產品技術的選擇權交給企業和市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應關注實際續航里程而不是理論續航里程,實際續航里程對氣溫和駕駛風格敏感,僅靠增加電池容量加大續航里程不是根本出路,主流技術路線應當關注電動汽車的能效和充電便利性,在這點上也應當考慮政策的支持。”
未來,電池、電控、電機相關核心技術、鋁合金、碳纖維等新材料的使用,以及車身結構的優化等等,只要能夠提升實際續航里程,并獲得市場的認可,都將成為企業的優勢。
加速燃料電池產業化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仍以純電動車型為主,不過,插電式混動也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8全年125.6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98.4萬輛,同比增長50.8%,插電式混動銷量為27.1萬輛,同比增長118%,插電式混動車銷量增速超過純電動車一倍以上。
未來,隨著電氣化的不斷發展,插電式混動車型將逐漸向增程式混動轉變,此外,可實現0排放的燃料電池技術也將逐漸實現產業化,2018年,燃料電池產銷僅為1527輛,仍沒有實現規模化。
萬鋼認為:“應該及時地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發展,同時向增程式混合動力發展方向轉變,也應該及時地推動燃料電池產業的產業化,相對于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一些交通方式,燃料電池汽車具有清潔、零排放、續航里程長、加速時間短的特點,是適應市場需求的最佳選擇,所以我們要及時地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夏鳴九表示:“當前氫燃料電池進入產業高速化階段,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布局上要補齊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鏈短板。科技部也將按照汽車強國戰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鼓勵引導企業積極進行科技創新。”
目前,國內已有部分企業開始試水增程式電動車,新造車企業理想智造首款車型便采用了增程式技術,官方稱市區工況續航可達1000km以上;而在燃料電池方面,上汽、奇瑞等品牌此前已經進行了技術試水,不過在加氫站等相關產業配套仍未完善情況下未實現規模化,隨著后續產業配套的完善,吉利、長城等品牌成熟的氫燃料電池量產車將于2025年推出。
下一篇:中韓搶占氫燃料電池汽車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