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10次 | 2019年03月01日
鋰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全球汽車產業正朝著新能源方向大步狂奔,中國亦將電動汽車戰略上升為基本國策。
新能源變革正如火如荼……
而,鋰——地球上質量最輕的金屬,動力電池中最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就注定成為全世界為之關注和爭奪的焦點。
一幕幕鋰的戰爭,正在加速上演……
壹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多年以后,站在西澳大利亞格林布什(Greenbushes)巨大的礦坑邊沿,蔣衛平依然感覺恍如隔世、如夢似幻,甚至還是不太相信自己,已經成為眼前這座全球最大鋰礦山的主人。
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鋰礦爭奪戰,今天依舊蕩氣回腸。
2012年8月23日一大早,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就看到澳大利亞泰利森鋰業公司(TalisonLithiumLimited)發布的公告,公告稱全球鋰業巨頭洛克伍德鋰業公司(RockwoodLithium)擬以每股6.50加元,共計7.29億美元的總價全面收購泰利森100%股權。
晴天霹靂。
作為一家鋰化工企業,天齊鋰業的主營業務就是將鋰精礦原料加工成碳酸鋰及其他衍生產品,而供應著其生產所需的全部鋰精礦的正是泰利森。如果泰利森被別家收購,則無異于從原料源頭被人卡住了脖子,形勢就會變得無比被動。
天齊鋰業從1996年開始就從泰利森那進口鋰精礦,最高峰時要占到后者每年出產總量的三分之一還要多。可即使是這樣,每年在談判桌上還要受到對方的反復刁難,沒有任何話語權可言。
沒辦法,這個產業鏈從來都是這樣,上游資源掌握在誰手里,誰就是大爺,誰手里有礦,
誰就說了算。
而讓蔣衛平細思極恐的是,收購方洛克伍德公司還在全球擁有多處鋰礦資源,一旦對泰利森收購完成,為了達到控量提價之目的,其極有可能將泰利森關停用特種略儲備。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無異于砍斷了天齊鋰業的生存根基。而更可怕的是,中國整個國家的鋰資源安全都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這是因為,全球的鋰資源高度集中在智利的智利礦業化工SQM(SociedadQuimicayMineraS.A.)、美國的富美實FMC(FMCCorporation)和洛克伍德,以及澳大利亞的泰利森手中,四巨頭掌控著全球超過90%比例的優質鋰資源。憑借絕對的壟斷,四巨頭時不時地聯起手來控制一下鋰礦開采和下游鋰產品生產的節奏,營造供不應求的市場假象。
全世界的鋰產品市場被打造成了一個強勢的賣方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四巨頭具有絕對的定價權。
2012年,其中的兩巨頭就聯手提了一次價,使得本就利潤微薄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下游企業生存更加艱難,不少倒閉破產。
而中國以一國之力,生產和消費了全球超過一半的鋰產品。每年,國內生產巨量的陶瓷、玻璃、潤滑脂等工業品,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以及消耗在核工業、特種、航天工業上的鋰產品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鋰消費國。
但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境內自產的鋰礦卻嚴重不能自給,鋰原料的對外依存度高達90%。而每年進口的鋰礦中,80%的份額被泰利森所壟斷。
泰利森,擁有這個世界上正在開采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藏——格林布什鋰礦,為全球供應了65%的鋰礦石產量,其鋰資源中占到全球35%的份額。一旦泰利森被美國所控制,中國的鋰工業和下游所有產業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極度危險的境地。
更要命的是,未來十幾年是中國戰略發展新能源汽車和能源儲備的關鍵時期,如果整個產業的最上游受制于人,國家戰略的實施必將受到巨大的制約和挑戰,這無異于一場災難。。
大爭之世,往往個人、企業、產業和國家的命運是緊緊綁定在一起的。
一場泰利森鋰礦收購戰,已在所難免。
貳
其實,蔣衛平覬覦泰利森也已經有些時日,只奈何實力不濟。2012年的時候,天齊鋰業還只是上市才兩年的中小板公司,資產15億,市值11億,年營收不到4億,凈利潤也剛剛突破4000萬人民幣。而當時泰利森的總資產將近19億,年營收近8億。
過去20年里,全球曾有多家礦業巨頭、資本大鱷出手爭奪泰利森,但結局從來都是鎩羽而歸。所以這次洛克伍德打出50億的高價,超出2倍溢價的大手筆,看來是勢在必得。
如果說天齊鋰業收購泰利森是蛇吞象的話,那這場爭奪戰的對手洛克伍德則堪稱是巨無霸。這家總部設在美國普林斯頓的化工巨頭,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特種化學和先進材料供應商,資產近400億,年營收也超150億。
實力相較如此懸殊,以至于洛克伍德壓根就沒想到天齊鋰業會參與競爭。在計劃收購前,洛克伍德曾來中國轉了一圈,期間把國內比較大的鋰業公司轉了個遍,唯獨落下天齊。
不在一個量級,也許洛克伍德從來就沒把天齊放在眼里。
實力有差距,時間還緊迫無比。泰利森的股東大會定在當年的11月末召開,大概率是通過收購決議。要在3個月時間內搞50億,遂寧市(天齊鋰業總部所在城市)首富蔣衛平就算當了自己,都湊不齊。
鐵了心背水一戰的蔣衛平還真把自己給當了。為了湊錢,他抵押了包括家產在內的全部資產,還從國外的金融機構貸了高利貸,但還是湊不夠這幾十億。
就算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審批。
這種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公司并購,只在國內就需要省和國家兩級發改委、商務廳(部)和外管局的審批,即使是拿到全部路條,還得通過澳大利亞政府方面的審批,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審批之外,如果以上市公司天齊鋰業為收購主體的話,就必須履行必要的決策審議程序和公告義務,這無異于對外泄密。不僅會使得泰利森股價上漲增加收購成本,更會引發洛克伍德方面的警覺和相關應對策略。畢竟太多的前車之鑒已經證明,跟這種在國際資本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相比,中國公司還是小學生水平。
這家西部一隅的民營公司,拼了命地跨國收購礦業巨頭,面對的卻是沒錢、沒時間、沒背景的作死境地。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齊也算是“為國買礦”。
所以,是時候國家該出手了。
叁
關鍵時刻,中投公司(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專門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務的國有獨資公司)戰略入股項目的35%,工商銀行提供了貸款解決了天齊資金上的燃眉之急。
省和國家兩級主管部門特設綠色通道,加快審批。僅兩個月時間,收購需要的審批手續全部到位。
11月,溫家寶總理在柬埔寨金邊出席第七屆東亞峰會期間和澳總理吉拉德親切交談。同月,中澳論壇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12月,劉延東委員訪澳,出席中澳建交40周年慶祝晚宴。同月,溫家寶總理、楊潔篪部長分別就中澳建交40周年與澳總理吉拉德、外長卡爾互致賀電。
兩國利益的本質就是經濟利益。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每年,我們都要從這個國家進口幾千億的礦石。
澳政府相關審批也在短時間內搞定。
資金和手續陸續到位,接下來才是跟對手斗智斗勇的決戰時刻。這個過程中,蔣衛平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暗度陳倉的智慧發揮到了極致。
第一步,繞過上市公司天齊鋰業,由蔣控制的天齊集團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名字上跟天齊無關的公司DMLCO.,LIMITED,用以履行收購程序,盡量避開洛克伍德的視線。
第二步,由DML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進行攔截性收購,分別在多倫多交易所收購泰利森9.99%的股權(加拿大證券法規定達到10%時需公告),以及通過場外市場收購10%的股權(達到15%需澳外資審查委員會審批)。由此,成為擁有泰利森19.99%股權的股東之后,就能在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否決洛克伍德的收購方案。
第三步,向泰利森董事會提出收購要約。通過兩次加價,最終以高出洛克伍德報價15%的價格與泰利森達成新的收購協議,收購完成(天齊集團持有65%股權,中投公司持有剩下的35%)。
第四步,將泰利森注入上市公司天齊鋰業,整個交易完成。
至當年12月底,戰爭結束。
然而故事進行到這還沒算完,因為洛克伍德不答應。
肆
這場決定兩家公司命運的戰爭,洛克伍德沒有做錯什么,然而卻失敗了。原因只有一個,太輕敵了。
這家公司有的是錢,甚至其背后還有一些財大氣粗擁有政界背景的大財團支持。洛克伍德只是不相信,一家中國西部的體量只有其幾十分之一的小公司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籌措到數以十億計的資金,并快速取得了相關審批手續。甚至在收購過程的緊要關頭,洛克伍德仍舊堅持最初的6.5加元每股的價格。簡直是看不清形勢。
商場如戰場,洛克伍德犯了一個古往今來所有反勝為敗者都會犯的錯誤,傲慢外加輕敵。
據說在競購落敗后,仍舊不死心的洛克伍德又想方設法地多次找到蔣衛平,想再入股泰利森,但被拒絕是一定的。
2013年的某一天,蔣衛平飛了趟新加坡,見了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兒——洛克伍德的董事長。據當事者回憶,老頭向老蔣表示道歉后雙方握手言和把酒言歡。還聊了聊人生和理想,談了談詩歌和遠方。
最后,回到國內的蔣衛平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決定:向洛克伍德出讓剛剛到手的泰利森的49%股權。
鬧呢?
肯定不是。精明如蔣者,怎么會做賠本生意。
當年11月29日,天齊集團、洛克伍德與中投公司簽署協議,天齊將所持泰利森14%的股份,中投將35%的股份,兩者共計49%的股份以5.243億美元轉賣給洛克伍德,同時洛克伍德還向天齊提供了一份不菲的貸款(估計是低息或免息)。三者“皆大歡喜”。
洛克伍德拿到了泰利森股份(付出了高溢價),中投賺了一筆快錢(6億人民幣),而天齊受益最大:獲得夢寐以求的泰利森51%的控股權,又還清了大部分的銀行貸款和高利貸之外,蔣衛平還捎帶掠得一個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戰利品:洛克伍德旗下子公司,洛克伍德德國鋰業(GmbH)20%~30%權益的認股期權。
GmbH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有機鋰產品供應商,在有機鋰加工提煉領域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和市場優勢。而有機鋰是鋰礦提煉中的一個有著極高技術和進入門檻的業務,且更好處于當時天齊鋰業觸及不到的產業鏈下游。
擁有GmbH的認股期權,就相當于擁有了全球范圍內高端鋰產品的豐厚收益。
2016年11月,天齊突然發布公告稱,終止行使購買GmbH20%的認股期權。據內部人士對筆者透露,可能是因為對方開出的加碼太高,超出了天齊的心理價位。
伍
2014年,天齊鋰業終于完成對泰利森公司包括組織和財務等方面的收購收尾工作,這座開采條件和技術成熟度、礦石儲量和品位秉異冠絕全球的格林布什礦至此歸中國企業所有。中國也結束了長期以來,在鋰礦原料的供應上看別國眼色的時代。
2004年,蔣衛平從四川遂寧市射洪縣政府手中接過來一家負債6000多萬,瀕臨倒閉的縣屬國企。10年后,天齊鋰業搖身一變,成為能夠左右全球鋰業格局的巨頭,僅僅是手中的這一座已探明礦石儲量615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430萬噸的格林布什礦,價值就已超過6000億(按碳酸鋰15萬元/噸計)。
2014年7月,洛克伍德被美國另一家化工巨頭雅保(AlbemarleCorp)以62億美元收購,全球鋰業版圖中,四巨頭之一的洛克伍德成為歷史,雅保時代正式開啟。
這一年,深市的中小板開啟天齊鋰業時代,其上揚的股價穿越過2015年那場慘絕人寰的大股災,一路勢如破竹無法阻擋。3年時間不到,從區區不到20億的市值火箭躥升至800億,終成一代十倍股神話。
當年把房子都抵押了的蔣衛平,如今以近300億的身價,在新能源產業富豪榜上排名第二,僅次于王傳福。
這些都是后話。
2014年6月,埃隆·馬斯克向全世界宣布,為了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特斯拉開放所有專利。這一年的北美豪華車市場,特斯拉超過奔馳、寶馬和奧迪。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政府密集出臺多項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優惠政策和巨額補貼的雙重刺激下,蟄伏已久的新能源汽車浪潮終于在這一年迎來大爆發。是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暴增破紀錄的325%。
電動汽車代替傳統燃油汽車的過程,本質上就是金屬鋰代替石油的過程。所以,這個新能源汽車正在以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之勢席卷而來的時代,圍繞著產業鏈最核心的鋰資源的爭奪戰,正迅速升級。
鋰的戰爭,剛剛開始。
下一篇:為什么汽車還是用鉛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