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08次 | 2019年05月06日
里程多選能緩解里程焦慮嗎
發展里程多選技術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電池可以合理滿足它適應的里程長度;二是增程器的價格將隨著技術發展達到更合適價格;三是燃料電池也可滿足里程多選的技術需求,其未來發展也可以走里程多選的道路。
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達到預期里程,從而引起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為緩解里程焦慮,目前車企正從里程多選的角度入手,企圖扭轉電動汽車的里程“劣勢”。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董揚持肯定態度。他表示,電動汽車給用戶帶來的不僅僅是里程焦慮,還有因電動化而帶來的里程多選——電動汽車的優勢在于可以通過縮短里程來有效降低成本,而這一點在內燃機時代是做不到的。“因為內燃機汽車不管行駛100公里還是500公里,其售價都是相同的,但電動汽車則有更多的成本選擇方案”。
用戶需求催生里程多選
記者了解到,由于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能耗和排放法規引用歐洲NEDC測試體系,與我國純電動汽車的實際行駛工況并不相符,因此NEDC測試體系并不能真實反映純電動汽車的實際續駛里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一是市區、市郊里程分配不合理,在現行里程測試標準中,城市工況占比70%,市郊占比30%,這與我國實際情況差別很大,同時怠速比例也相差很多;二是工況測試是在常溫不開空調的情況下進行的,而現實中車輛開空調的時間很多,而且電池性能、制動回收效果也會隨溫度降低而下降;三是工況中減速階段較為緩慢,非常有利于電動汽車制動回收,而實際使用中汽車減速往往更快,制動回收不完全?!彪妱悠嚢偃藭涨鞍l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受以上多種因素影響,電動汽車的實際續駛里程與測試及公布里程存在較大差異,而這些差異進一步加劇了消費者的里程焦慮。
“用戶需求很重要,不同的車輛、不同的使用方式對于里程的要求不同,采用的技術也不一樣。所以,未來電動汽車可以根據個人不同的里程需求來發揮優勢,從而實現里程多選?!蓖ㄓ闷嚫笨偛玫ぁつ峥藸柹硎?,雖然里程焦慮是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之一,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所帶來的影響全是負面的。
有此想法的企業顯然不止一家。“里程焦慮取決于車輛的使用方式。比如說通勤車就沒有太高的里程需求,但如果是大的車輛,就有可能遇到里程焦慮的問題。”PSA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樂博業表示。
小型電動車成本優勢明顯
“電動汽車靈活地制定續航里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車企想要保持車輛的經濟性和低成本,續航里程也是需要平衡的因素之一?!睒凡I表示,電動汽車的里程多選概念以及其成本靈活性上的優勢,使其未來多了一條“可走之路”。
記者了解到,電池組的容量越大,汽車的儲能能力就越強,續航里程也就相對越大。但電池組的增加勢必會增大車輛質量,影響整車性能且大大增加生產成本。因此,在續航里程、電池組數量和生產成本之間找到平衡一直是電動車企發展所面臨的大課題。
而里程多選在某種程度上則剛好可以使以上三者達到平衡,因此為其叫好的專業人士并不在少數。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日前就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里程多選技術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電池可以合理滿足其適應的里程長度;二是增程器的價格將隨著技術的發展達到更合適價格;三是燃料電池也可滿足里程多選技術的需求,其未來發展也可以走里程多選的道路?!?/p>
值得注意的是,里程多選雖然確實可以使小型電動汽車在成本上較大型電動汽車有所降低,但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整體成本仍偏高?!袄锍潭噙x技術原本面向的就是小型電動汽車,但未來必然還要考慮到大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所以這并不是解決里程焦慮的根本辦法,成本問題也只是相對降低而已,目前仍然不能和燃油車‘較量’?!比珖擞密囀袌鲂畔⒙撓瘯貢L崔東樹對記者強調。
基礎設施亟需跟上
丹·尼克爾森指出,提升電動汽車續駛里程的責任不能由車企一力承擔,充電設施和充電技術相關的企業也應負起相關責任。
記者了解到,相比里程焦慮,充電焦慮或是更令用戶在意。甚至有不少用戶反映,使用續航里程40公里小型電動車并不焦慮,因為充電方便,連去加油站的路都不用跑,排隊加油的時間都不用花。但使用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的電動汽車就很焦慮,因為充電樁太少、充電速度太慢,種種因素實在讓人“愛”不起來。
“不同的技術在不同的領域有其發展重點,對于里程多選技術,我們不僅要考慮技術本身的更新和發展,更要注重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才能更好地解決里程焦慮?!比债a汽車公司常務執行董事赤石永一指出。
上述研究報告也預測,由于電動汽車相對燃油車在節能環保、使用成本、動力和舒適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未來隨著產品性能的提升、整車成本的下降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里程焦慮必將得到解決,電動汽車也將適應更多應用場景。
上一篇:貴州接入充電平臺3966個充電樁
下一篇:智能物聯技術如何引領動力電池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