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07次 | 2019年05月17日
如何避免電動汽車起火燒掉用戶信心
接連發生的電動汽車起火燃燒事故,再次提醒整個汽車產業,我國的電動汽車大發展10年以來,依然沒有跨過安全這道坎兒。
4月21日晚間,上海徐匯區某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進而起火燃燒,火勢殃及周圍停放的一輛奧迪和一輛雷克薩斯。相關視頻在網上熱傳,引起公眾對特斯拉汽車和電動汽車安全問題的關注。
繼特斯拉起火事故不久,4月22日,西安蔚來授權服務中心一輛正在維修中的ES8發生燃燒。蔚來方面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確認,蔚來工作人員和當地消防部門一起,迅速趕到現場撲滅明火。現場無人員傷亡,也無其他財產損失。目前起火原因不明,蔚來已對此展開調查,并表示會及時對外公布調查結果。
兩起事故發生的時間間隔不到24小時,加之都是價格不菲的高端品牌車,一時間,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事實上,自新能源汽車在2009年開始大規模推廣應用之后,相關的起火燃燒事故就屢見不鮮。
為什么10年過去了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筆者拙見,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產業發展太快,對電池產品測試驗證不足,特別是行業對高比能量密度的追求,與電池本身的安全性產生了矛盾,這是諸多安全事故出現的重要原因。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對于當下電動汽車起火事件的頻發,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2016年就曾發出過警告。他說,在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時候,安全應該引起特別的注意,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零部件企業,對于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都要逐項排查、及時發現、找出對策,竭盡全力把問題消除在進入市場之前。即便是這樣,進入市場后的汽車仍可能出現問題,這就需要繼續跟蹤,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必要時要召回已經進入市場的車輛。
應當承認,電動汽車技術的成熟度還不足,市場考驗還不充分,消費者的信任度還很脆弱,我們需要盡量避免因一兩次大的安全事故而傷害整個產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因為安全是一個否定性指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但追求安全是企業的天職,企業要把產品安全建立在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的基礎之上,要以更多的投入,在設計、生產和實驗驗證的成功和失敗中不斷提高產品的安全保障水平。我們絕不容忍安全隱患,但也要寬容失敗,因為這里存在著不確定性。
包括陳清泰在內的行業專家不止一次地提出建議,要重視安全,安全也是規范出來的,要高度重視標準、法規和監管的作用,設計安全的標準和法規,有些是科學的研究和論證定下來的,有些則是產生諸多的教訓后總結出來的。企業必須嚴格按標準和法規生產、管理和運營,監管部門則應該嚴格執法,要使達不到標準的產品和違規者支付應有的成本,絕不能容忍劣幣驅逐良幣。
可現狀卻是,即使是造車水平高、品牌影響力大的電動汽車品牌,也依然時不時會出現起火燃燒事故,著實不應該。
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有觀點還為電動汽車起火事故做辯護,他們的依據是,起火燃燒并不是電動汽車的“專利”,如果從發生事故的比例來看,電動汽車未必比燃油車高。
在筆者看來,燃油車的起火燃燒事故和電動汽車的起火燃燒事故是兩種性質的問題。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消費者很難接受這么大的一輛車、這么大的一塊電池,如此猛烈地燃燒和爆炸,這個在過去是沒有經歷過的。加之,電動汽車燃燒爆炸帶來的破壞性往往比較大,會加深消費者對這種新生事物的恐懼。
好比飛機與汽車,飛機出現事故的概率比汽車要低的多得多,但一旦飛機失事,死傷往往很慘重,引起的輿論關注也要比一起汽車交通事故要大很多。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把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去和燃油車作比較。電池的熱失控從物理性上講,很難避免,但可以在測試驗證、生產工藝、BMS電池管理等多方面狠下功夫,盡最大可能避免起火燃燒事故的發生,否則燒掉的,將是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