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04次 | 2018年05月25日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出臺 最高時速為每小時25公里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17日發布修訂后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生產企業有11個月過渡期進行技術升級。今年1月份,該規范進行了公示。新修訂的規范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指標,調整完善了車速限值、整車質量、腳踏騎行能力等技術指標。其中,最高車速由每小時20公里調整為每小時25公里,整車質量(含電池)由40公斤調整為55公斤,電機功率由240瓦調整為400瓦。(5月18日中新網)
電動自行車標準終于過了公示期,將于明年4月15日正式實施,這條消息可謂“重磅”,因為這意味著,爭論多年的各類電動自行車,終于有了生產參照標準。而有了標準,人們常見的電動自行車超速等違規行為,也必將受到有效遏制。例如,規定最高時速為每小時25公里,而目前有些電動自行車的最高設計時速達到了每小時60公里左右!而且,雖然重量比公示前有所增加,但總的來說還是比目前市場出售的電動自行車的速度、重量、功率等小得多。
雖然還有十個多月的時間新政才能實施,但這也算是為生產商、銷售商、消費者預留出了足夠時間和空間。在此期間,生產商可調整戰略,向標準看齊;銷售商趕快清理庫存;而消費者也要為迎接新標準做好選擇的準備。有標準才有安全,電動自行車迎來“利好”。而這“利”是騎行者的利益,也使各方都受益。
其實,電動自行車屬于“新事物”。也是“自發”形成的,從一開始就沒有標準參照,對它究竟是屬于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一直爭論不休。尤其是制造商在無標準約束的情況下,把電動自行車的速度提高,有些快達到摩托車的速度,這就給安全出行帶來了極大隱患。而事實上,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死傷的交通事故不斷增多。在我國,電動自行車可謂命運多舛,在全國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有從被禁到解禁的經歷,個別城市至今仍未解禁。
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萬起,造成死亡8431人、受傷6.35萬人、直接財產損失1.11億元人民幣。而這還僅是4年期間的數字而已,如果從本世紀初算起到現在18年,恐怕是一個驚人數字了。這證明電動車的名聲確實不好。城市道路交通中經常出現的違反交規現象,很多都與電動車有關,如逆行、搶占機動車道、無牌上路、車速過快、非法載人載貨等。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我國電動自行車的普及已有十多年了,直到現在才出臺“標準”,是因為電動自行車的標準出臺必須顧及到各方利益,既要解決以前遺留的問題,又要在此基礎上制定新標準。因此,需要廣泛調研,對制造電動自行車的材料、防火、速度、重量、充電、功率等等,都要納入標準范圍內。近年來,電動車成了屢屢違規行駛的急先鋒,各地交管部門都對它很頭疼,電動車簡直成了一個不得不整治、管理的“老大難”。當前,各地基本都把電動車視為“非機動車”,但車速并不慢,而有了生產標準后,可就使電動自行車的速度降下來。
我國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目前保有量約2億輛,年產3000多萬輛,幾乎各類群體都使用電動自行車,可見,電動車的標準事關億萬人。而有“標準”的電動自行車未來才可期,因為無論是騎電動車每天上下班的上班族,還是使用電動車頻率較高的學生,或是快遞小哥,抑或是其他群體,有了標準后,原來那些設計時速過快、車體過重、功率過大的老問題,就將迎刃而解,使騎電動自行車的人出行更安全,給他人造成的威脅也將大大降低。而且,原來不被看好的“共享電動自行車”市場,也許會重新迎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