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365次 | 2019年09月02日
超級電容器納米氧化錳電極材料的合成與表征
張治安,楊邦朝,鄧梅根,胡永達,汪斌華
(電子科技大學(xué)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xué)院,成都610054)
摘要 以聚乙二醇為分散劑,利用高錳酸鉀和醋酸錳溶液之間的化學(xué)共沉淀法制備納米水合氧化錳。借助SEM,TEM,F(xiàn)T-IR,XRD和BET分析手段對樣品結(jié)構(gòu)及性能進行表征。研究結(jié)果表明,SEM和TEM顯示所得粉體為納米粉體,粒徑大約為10~30nm左右,XRD分析表明該粉體為無定型α-MnO2·nH2O,F(xiàn)T-IR分析表明獲得的粉體為水合物,BET測試比表面積達160.7m2/g。以氧化錳為研究電極,飽和甘汞電極(SCE)為參比電極,鉑片為輔助電極的三電極體系中,以1mol/L的Na2SO4溶液為電解液,通過循環(huán)伏安法研究其電化學(xué)行為。實驗結(jié)果表明,納米氧化錳是理想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在電位窗口為-0.2~0.9V(vs.SCE)范圍內(nèi),掃描速度為4mV/s,其比電容達到203.4F/g。
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又稱電化學(xué)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或者超大容量電容器(Ultracapacitor),是一種介于傳統(tǒng)電容器和電池之間的新型元件,它比傳統(tǒng)電容器具有更高比電容量和能量密度,與電池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在移動通訊、信息技術(shù)、工業(yè)領(lǐng)域、消費電子、電動汽車、特種航天和特種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和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已成為國際上研究的熱點[1,2]。超級電容器分為雙電層電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EDLC)和贗電容電容器(Pseudocapacitor),其中贗電容具有比雙電層電容更高的比容量,因此更具有發(fā)展?jié)摿ΑZI電容的電極材料主要是過渡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釕、氧化鎳、氧化鈷和氧化錳等。目前,贗電容電容器研究最為成功的是氧化釕/H2SO4體系[3],但氧化釕價格高昂,且H2SO4溶液對集流體要求較高,從而限制了其廣泛應(yīng)用。而氧化鎳[4]和氧化鈷[5]存在電化學(xué)窗口過窄的問題。氧化錳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研究剛剛興起,且氧化錳資源廣泛,價格低廉,環(huán)境友善,具有多種氧化價態(tài),電化學(xué)窗口較寬,電化學(xué)性能好,因此倍受研究人員的關(guān)注,目前研究重點是制備高比表面積的活性材料。
近年來,氧化錳的制備方法有所進展,已報道的有sol-gel法[6]、電化學(xué)沉積法[7]、熱分解法[8]、液相共沉淀法[9,10]以及低溫固相反應(yīng)法等[11]技術(shù)制備氧化錳微粒,其中液相法制備氧化錳具有設(shè)備簡單、純度高、制備工藝因素可控等優(yōu)點,但是制備的顆粒容易團聚。
本文采取高錳酸鉀和醋酸錳之間的液相共沉淀法合成氧化錳,用聚乙二醇作分散劑,通過控制洗滌和干燥等工藝條件,抑制其團聚,制備出納米級的α-MnO2·nH2O,用SEM,TEM,F(xiàn)T-IR,XRD和BET手段對其進行了表征,采用三電極體系,通過循環(huán)伏安法研究其電化學(xué)性能,發(fā)現(xiàn)在1mol/L的Na2SO4溶液中電極比容量達到203.4F/g.
1實驗部分
1.1樣品的合成
準確稱取7.90g高錳酸鉀(分析純),溶解到300mL去離子水中,準確稱取18.40g醋酸錳(分析純)溶解到500mL去離子水中,將兩者直接混合,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劑聚乙二醇(PEG400),強烈攪拌反應(yīng)6h,將沉淀產(chǎn)物用去離子水多次洗滌,進行抽濾,然后用無水乙醇洗滌2次,抽濾,在11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2h,而后用瑪瑙研缽充分研磨,得到棕黑色的粉末為#1。按照同樣的工藝,未加分散劑制得的粉末為#0。
1.2儀器表征
采用JEOL的JSM-5900LV型掃描電鏡(SEM)和JEM-100CX型透射電鏡(TEM)觀察粉體的形貌和粒度。采用NicoletMX-1E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對粉體進行KBr壓片后測定紅外光譜,光譜范圍4000~200cm-1;采用Philips公司的X’PertPro型X射線衍射分析儀對粉體進行物相測試,測試用CuKα作為靶材,波長λ為0.154056nm,管電壓為40kV,管電流為40mA,掃描角度范圍為10°~70°。采用Autosorp ZXF26型自動物理吸附儀上測定樣品的比表面積和孔結(jié)構(gòu)參數(shù),液氮為吸附質(zhì),利用BET測定樣品的比表面積,B.J.H.法計算孔徑分布。
1.3電化學(xué)測試
將w(氧化錳)∶w(乙炔炭黑)∶w(PTFE)=0.67∶0.25∶0.08進行均勻混合,在10MPa的壓力下將其壓在處理過的泡沫鎳集流體上,制成<11.8mm的氧化錳電極片,于80℃真空干燥12h得氧化錳電極。以氧化錳電極為工作電極,飽和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20mm×20mm鉑片為輔助電極,1mol/LNa2SO4溶液為電解液,形成三電極體系。用循環(huán)伏安法(CV)研究氧化錳電極在中性水系電解液中的電化學(xué)特性。測試在循環(huán)20次以后進行。測試在室溫20℃左右進行.
2結(jié)果與討論
2.1SEM和TEM分析
圖1,2分別為添加分散劑和未加分散劑制得的氧化錳粉末#1和#0樣品的掃描電鏡(SEM)照片。從圖1可以看出,制得的氧化錳為圓球形顆粒,粒度分布比較均勻,粒徑約為40~50nm,粒徑分布較窄,顆粒與顆粒之間的聚集,形成更大的顆粒,同時也存在大量的孔洞。由圖2可以看出,制得的氧化錳呈纖維狀,分散性較好,纖維的直徑大約為70~100nm,長度小于1μm,且長短不一致。由圖1,2可知,通過多次水洗+醇洗以及真空干燥來控制洗滌和干燥條件,從而有效地控制團聚狀態(tài),可以制得分散性較好的納米級氧化錳粉末。對比圖1,2可知,添加分散劑后,顆粒的形狀由纖維狀變成顆粒狀,造成這種情況原因可能是由于添加PEG400后,分散劑吸附在納米粒子的表面,形成微胞狀態(tài),降低了界面自由能,同時產(chǎn)生空間位阻效應(yīng),限制顆粒運動的位能,也限制了粒子的進一步長大,導(dǎo)致顆粒的形貌呈圓球形。
為了進一步觀察添加分散劑后制得的氧化錳的形貌和粒徑分布,將樣品經(jīng)無水乙醇超聲分散后作TEM測試。圖3為添加分散劑后制得的氧化錳的TEM照片。由圖3可以看出,制得的氧化錳粒子形貌基本呈類球形,粒徑大約在10~30nm,有團聚,粒徑分布不很均勻。這表明加入表面分散劑聚乙二醇,抑制了氧化錳晶核的成長,形成較小的粒子,也進一步說明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可以制得納米級氧化錳。可能由于超聲時間較短,由TEM觀察的氧化錳粒子分散性并不良好,有團聚。由于一次粒子粒徑較小,表面積和表面能較大,容易團聚形成二次粒子,導(dǎo)致TEM中觀察的粒徑并不均勻,也使得SEM觀察的粒徑為40~50nm。一次粒子之間的團聚,形成大量的微孔,二次粒子的附著,進一步形成大的顆粒,也形成大量微孔及中孔的孔洞結(jié)構(gòu),有利于質(zhì)子的嵌入和脫嵌,這與BET測試的結(jié)果和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的結(jié)果相一致。
2.2樣品的FT-IR分析
圖4為添加分散劑后制得的氧化錳的FT-IR譜圖。由圖4可知,制得的氧化錳在3422.1,1631.5,1538.0,1419.4和571.5cm-1處有吸收峰,這表明制得的氧化錳有2種羥基,其中在1631.5cm-1處的吸收峰是以物理吸附水的形式存在于材料中的羥基,在1419.4cm-1處的吸收峰是以化學(xué)吸附水的形式存在于材料中的羥基,這和文獻[12]報道的結(jié)果一致,說明制得的氧化錳為水合MnO2。另外,1538.0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是納米粒子效應(yīng)引起的垂直縱向聲子振動有關(guān)的紅外吸收峰[13,14],這可能起源于納米MnO2的表面原子效應(yīng)。由于納米氧化錳粉體中表面原子所占比例較大,出現(xiàn)大量的懸鍵,垂直表面懸鍵的伸縮振動變得十分活躍,導(dǎo)致與縱向聲子振動有關(guān)的紅外吸收強度得到了加強。571.5cm-1處的吸收峰對應(yīng)的為Mn—O鍵。
2.3XRD分析
圖5為添加了分散劑制得的氧化錳粉體的XRD圖譜。實驗結(jié)果表明:制備的氧化錳為一種結(jié)晶性較差的無定型α-MnO2·nH2O,在37.53°有一個衍射峰,其他衍射峰強度較弱,衍射峰嚴重寬化,表明其晶化程度小,為典型的無定型結(jié)構(gòu),這與文獻[9,10]中報道的一致。無定型結(jié)構(gòu)材料比較適合作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無定型結(jié)構(gòu)有利于質(zhì)子快速嵌入和脫嵌,在電極表面或者體相范圍內(nèi)產(chǎn)生快速、可逆的化學(xué)吸/脫附或者氧化/還原反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贗電容,而不會引起電極材料結(jié)構(gòu)的嚴重形變,從而不會影響電極的性能。
2.4樣品的BET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
添加了分散劑制得的氧化錳粉體的BET比表面積為160.7m2/g。材料的孔徑分布見圖6,根據(jù)國際純粹與應(yīng)用化學(xué)學(xué)會(IUPAC)將孔徑分為微孔(<2nm),中孔(2~50nm)和大孔(>50nm)3個范圍。由圖6可以看出,1~2nm的孔徑占31%,其次5~10nm孔徑占23%,3~4nm孔徑占12%.這種適宜的孔徑分布對電容大小的影響至關(guān)重要[15]。
這是因為若孔徑太大,相應(yīng)的比表面積必將縮小,電解質(zhì)離子只與活性物質(zhì)的外表面接觸,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較低,最后將導(dǎo)致包括雙電層電容在內(nèi)的總電容都縮小。反之,若孔徑太小,也很難產(chǎn)生電容。對超級電容器而言,當材料的孔徑小于水合離子的半徑0.6~0.76nm時,電解質(zhì)離子很難進入到孔中,這些微孔對BET比表面積有貢獻,但對總電容起不到貢獻作用,也導(dǎo)致電解質(zhì)離子與活性物質(zhì)的接觸減少,活性物質(zhì)的利用率降低,從而使電容量減少。因此制備的材料大于1nm的微孔和中孔應(yīng)盡可能多。
2.5電化學(xué)性能測試
圖7為未加分散劑和加入分散劑制備的氧化錳電極的循環(huán)伏安圖。由圖7可知,氧化錳電極在1mol/L的Na2SO4溶液中,在-0.2~0.9V(vs.SCE)電位窗口范圍內(nèi)具有較好的方型特征,陰極過程和陽極過程基本上對稱,這表明該電極電容器以恒定速度進行充放電,同時,也說明電極和電解液之間的電荷交換以恒定的速率進行,顯示了氧化錳電極具有較好的電容特性。在0.6~0.85V之間有一個小的凹區(qū),這與文獻[16]中報道的結(jié)果相一致。同時可以看出,加入分散劑的氧化錳電極比未加分散劑的氧化錳電極表現(xiàn)出更好的電流響應(yīng)特性,這可能與SEM電鏡觀察的加入分散劑氧化錳的粒徑較小有關(guān)。
以及文獻[6]報道的利用CV曲線計算比容量的方法,計算出電極的比容量。未加入分散劑制得的氧化錳#0在1mol/L的Na2SO4溶液中的比容量為155.6F/g.加入分散劑制得的氧化錳#1在1mol/L的Na2SO4溶液中的比容量為203.4F/g,大于文獻[16]中報道的166F/g的比容量。這可能是由于制備的納米氧化錳具有更小的粒徑,使氧化錳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一次粒子的團聚,形成二次粒子,也形成合理的孔徑分布,有利于質(zhì)子的嵌入和脫嵌,使得活性物質(zhì)氧化錳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另外,制備的納米氧化錳具有無定型結(jié)構(gòu),便于質(zhì)子進出粒子的內(nèi)部,產(chǎn)生快速、可逆的化學(xué)吸附/脫附或氧化/還原反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更高的贗電容,導(dǎo)致高的比電容。這種情況類似于無定型RuO2·nH2O在H2SO4體系產(chǎn)生贗電容的機理[3]。
因此,制備的無定型納米氧化錳是理想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3結(jié)論
加入分散劑PEG400,利用高錳酸鉀和醋酸錳之間的液相共沉淀法合成氧化錳,通過控制洗滌和干燥等工藝條件,抑制其團聚,制備出顆粒基本呈球形的、分散性良好的納米級α-MnO2·nH2O,通過循環(huán)伏安測試,發(fā)現(xiàn)氧化錳電極在1mol/L的Na2SO4溶液中,電位窗口為-0.2~0.9V(vs.SCE)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電容特性,掃描速度為4mV/s時,比容量達到203.4F/g。制備的無定型納米氧化錳是理想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References
1 Burke,A.J.Power Sources 2000,91,37.
2 K otz,R.;Carlen,M.Electrochim.Acta 2000,45,2483.
3 Zheng,J.2 P.;Cygan,P.J.;Jow,T.R.J.Electrochem.Soc.1995,142,2699.
4 Liu,K.2 C.;Anderson,M.A.J.Electrochem.Soc.1996,143,124.
5 Lin,C.;Ritter,J.A.;Popov,B.N.J.Electrochem.Soc.1998,145,4097.
6 Pang,S.2 C.;Anderson,M.A.;Chapman,T.W.J.Electrochem.Soc.2000,147,444.
7 Hu,C.2 C.;Wang,C.2 C.J.Electrochem.Soc.2003,150,A1079.
8 Lee,H.Y.;Manivannan,V.;G oodenough,J.B.C.R.Acad.Sci.,Ser.IIc:Chem.1999,2,565.
9 Lee,H.Y.;G oodenough,J.B.J.Solid State Chem.1999,144,220.
10 Hong,M.2 S.;Lee,S.K.;K im,S.W.Electrochem.Solid State Lett.2002,5,A227.
11 Li,J.;Xia,X.;Li,Q.2 W.Chem.J.Chin.Univ.1999,20,1434(in Chinese).
12 Shan,X.;Dong,G.2 J.;Jing,X.2 Y.;Zhang,M.2 L.Chin.J.Inorg.Chem.2001,17,669(in Chinese).
13 Li,D.2 S.;Wang,W.2 L.;Wang,Z.2 J.Chem.Res.Appl.2002,14,583(in Chinese).
14 Zhang,C.2 S.;Zhao,F(xiàn).;Zhang,J.2 J.;Wang,X.2 Y.;Bao,G.2 L.;Bai,Y.2 B.;Li,T.2 J.Acta Chim.Sinica 1999,57,275(in Chinese).
15 Qu,D.2 Y.;Shi,H.J.Power Sources 1998,74,99.
16 K im,H.S.;Popov,B.N.J.Electrochem.Soc.2003,150,D56.(A0402018 SHEN,H.;ZHENG,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