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27次 | 2018年10月15日
什么是電池的記憶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Batterymemoryeffect)是指如果電池屬鎳鎘電池,長期不徹底充電、放電,易在電池內留下痕跡,降低電池容量的現象。電池好像記憶用戶日常的充、放電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難改變這種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電或放電。鋰離子電池不存在這種效應。
導致的原因
由于傳統工藝中負極為燒結式,鎘晶粒較粗,如果鎳鎘電池在它們被完全放電之前就重新充電,鎘晶粒容易聚集成塊而使電池放電時形成次級放電平臺。
電池會儲存這一放電平臺并在下次循環中將其作為放電的終點,盡管電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電池放電到更低的平臺上。在以后的放電過程中電池將只記得這一低容量。同樣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電都將加深這一效應,使電池的容量變得更低。
認識記憶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是指電池的可逆失效,即電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復的性能。電池長時間經受特定的工作循環后,自動保持這一特定的傾向。這個最早定義在鎳鎘電池,鎳鎘的袋式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燒結式電池有記憶效應。
意思是說,電池好像記憶用戶日常的充、放電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難改變這種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電或放電。而現在的鎳金屬氫(俗稱鎳氫)電池不受這個記憶效應定義的約束,但有惰性,前幾次要激活才行,一般可以充放電300-500次,過后就會發現持續時間越來越短,短得你想換手機。用舊的電池包好放在冰箱里幾天然后再用會有所提高性能。
由于傳統工藝中負極為燒結式,鎘晶粒較粗,如果鎳鎘電池在它們被完全放電之前就重新充電,鎘晶粒容易聚集成塊而使電池放電時形成次級放電平臺。要消除這種效應,有兩種方法,一是采用小電流深度放電(如用0.1C放至0V)一是采用大電流充放電(如1C)幾次。
在實際應用中,消除記憶效應的方法有嚴格的規范和一個操作流程。操作不當會適得其反。對于鎳鎘電池,正常的維護是定期深放電:平均每使用一個月(或30次循環)進行一次深放電(放電到1.0V/每節,即exercise),平常使用是盡量用光電池或用到關機等手段可以緩解記憶效應的形成,但這個不是exercise,因為儀器(如手機)是不會用到1.0V/每節才關機的,必須要專門的設備或線路來完成這項工作,幸好許多鎳氫電池的充電器都帶有這個功能。
電池會儲存這一放電平臺并在下次循環中將其作為放電的終點,盡管電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電池放電到更低的平臺上。在以后的放電過程中電池將只記得這一低容量。同樣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電都將加深這一效應,使電池的容量變得更低。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通常有鋰的活性化合物組成,負極則是特殊分子結構的碳。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LiCoO2,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
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移動產生了電流,化學反應原理雖然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還是很多:正極的材料需要添加劑來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負極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結構級去設計以容納更多的鋰離子;填充在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除了保持穩定,還需要具有良好導電性,減小電池內阻。
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芯片和充電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溫度、ID、充電狀態、放電次數等數值。這些數值在使用中會逐漸變化。使用說明中的“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應該就是修正這些寄存器里不當的值,使得電池的充電控制和標稱容量吻合電池的實際情況。
充電控制芯片主要控制電池的充電過程。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恒流快充階段(電池指示燈呈黃色時)和恒壓電流遞減階段(電池指示燈呈綠色閃爍)。
恒流快充階段,電池電壓逐步升高到電池的標準電壓,隨后在控制芯片下轉入恒壓階段,電壓不再升高以確保不會過充,電流則隨著電池電量的上升逐步減弱到零,而最終完成充電。
電量統計芯片通過記錄放電曲線(電壓,電流,時間)可以抽樣計算出電池的電量,這就是我們在BatteryInformaTIon里讀到的wh值。而鋰離子電池在多次使用后,放電曲線是會改變的,如果芯片一直沒有機會再次讀出完整的一個放電曲線,其計算出來的電量也就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需要深充放來校準電池的芯片。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是屬于什么等級的危險品
下一篇:新能源的優缺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