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42次 | 2019年05月04日
助力高硫含量鋰硫電池的鈷單原子催化劑
鋰硫(Li–S)電池具有較高的理論能量密度和較低的成本,是下一代儲能裝置的理想選擇。其電化學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多硫化鋰(LiPS)向Li2S以及充電期間向單質硫(S8)的有效可逆轉換。然而,液固相轉變過程的緩慢動力學限制了電池的倍率性能,同時也造成了更嚴重的穿梭效應和活性表面鈍化。尋找高效的催化劑來加速可溶性LiPS向不溶性S8或Li2S的轉化過程,是提高電池電化學性能的重要途徑。負載在固體基質上的單原子催化劑,理論上具有100%的原子利用率,并結合了非均相和均相催化劑的雙重優勢。由于高導電性和優異的活性,單原子催化劑已經廣泛應用于氧還原、析氫和CO2還原反應,可以預計其在含硫物種的轉化過程中也應起到高效的催化作用。
【成果簡介】
近期,合肥工業大學孔祥華副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恒星教授和武曉君教授團隊在JACS期刊上發表題為“CobaltinNitrogen-DopedGrapheneasSingle-AtomCatalystforHigh-SulphurContentLithium-SulphurBatteries”的論文。該工作利用摻氮石墨烯基底上的單分散鈷原子促進LiPS的表面介導反應。結合原位X射線吸收光譜(XAS)和第一性原理計算,證明了Co-N-C配位中心作為雙功能電催化劑,可以分別促進放電和充電過程中的Li2S的形成和分解。S@Co-N/C復合材料可以提供1210mAhg–1的比容量和5.1mAhcm–2的面容量,當硫載量提高到6mgcm–2時,容量衰減率降低到0.029%/圈。
【研究亮點】
該工作首次將單原子催化劑引入鋰硫電池,并通過高角度環形暗場-球差矯正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HAADF-STEM)成像、原位XAS譜圖和第一性原理計算等揭示了單原子催化原理。該工作為單原子催化劑設計提供了思路,為高性能Li-S電池和其他電化學儲能裝置的開發開拓了新方法。
【圖文導讀】
圖1Co-N/C復合材料的結構
Co-N/C的(a)TEM和(b)HADDF-STEM圖像。
(c)Co-N/C和N/G的高分辨XPSN1s光譜。
Co-N/G和參比樣品Co/G、Co箔、Co3O4的(d)XANES和(e)FT-EXAFS的R空間譜圖。
(f)Co-N/G的小波變換。
要點解讀:
在HAAD-STEM圖像中可以看到隨機分散在石墨烯載體上的各個Co原子。Co-N/G中代表吡啶N的XPS光譜信號發生了明顯的位移,證明復合材料中的Co原子主要與吡啶N結合。XANES和EXAFS譜圖顯示了Co-N/G復合材料中鈷原子的化學狀態和配位環境,證明基底上的Co原子通過與氮的相互作用以單分散形式存在并且呈現正電價態。結合TEM和XAS分析的結果,可以確定在Co-N/G中,Co原子嵌入N摻雜石墨烯晶格中并與N原子配位形成Co-N-C配位中心。
圖2S@Co-N/G的結構和形態
(a)Co-N/G、純S和S@Co-N/G的XRD譜圖。
(b)純S和S@Co-N/G的熱重(TG)曲線。
(c-g)S@Co-N/G的元素分布圖像(EDS)。
要點解讀:
通過熔融擴散法將單質硫負載在Co-N/G中,得到S負載的Co-N/G(S@Co-N/G)材料。在硫碳復合材料中的硫含量達到90wt%,并且通過EDS可以看出硫元素均勻分布的狀態。
圖3Co-N/G對LiPSs轉化的催化作用
(a)采用Co-N/G、N/G、Co/G和rGO電極的對稱電池的CV。
S@Co-N/G、S@N/G、S@Co/G和S@rGO電極的(b)放電和(c)充電曲線,顯示可溶LiPS和不溶Li2S2/Li2S之間轉化的過電勢。
(d)在電化學循環期間SK-edgeXANS的演變。
(e)在電化學循環期間峰B(2469.0eV,代表LiPS的濃度)和峰D(2474.7eV,代表Li2S濃度)的演變。
要點解讀:
在Li2S6對稱電池的CV中可以觀察到Co-N/G明顯降低的還原和氧化過程的極化以及增加的氧化還原電流峰值,證明Co-N/G對LiPS轉化的最佳電化學動力學。在可溶性LiPS與不溶性Li2S2/Li2S在放電和充電的相轉變過程中也觀察到上述改進的動力學,表現為充電或放電過程中最低的過電勢。Li-S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中的原位XANES測量揭示了Co-N/G表面上的氧化還原化學。以前的XANES研究報道,Li2S僅在碳的第二次放電平臺末端形成(J.Phys.Chem.Lett.2013,4,3227)。該工作中,在放電初期,Co-N/G表面上就可以觀察到Li2S的形成,這種較早的Li2S形成也證明了相轉變期間的電化學動力學的改善。
圖4硫化鋰在N/G和Co-N/G上的能量分布
(a)在第一性原理計算中使用的N/G和Co-N/G的結構。
(b)用于還原N/G和Co-N/G基底上的LiPS的能量分布。在插圖中顯示了中間物種在N/G和Co-N/G基底上的優化吸附構象。
Li2S團簇在(c)N/G和(d)Co-N/G上分解的能量分布。初始、過渡和最終結構在插圖中給出。棕色、黃色、綠色、淺藍色和深藍色球分別代表C、S、Li、N和Co原子。
要點解讀:
第一性原理計算被用來理解Co-N/G對硫正極充電/放電反應動力學促進的機理。在N/G和Co-N/G基底上計算S8-Li2S8-Li2S6-Li2S4-Li2S2-Li2S轉化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可以看到從S8到Li2S8的反應自發進行,在隨后的四個步驟中,Li2S2向Li2S的轉化具有最大的正吉布斯自由能,表明這一過程為整個放電過程中的限速步驟。而在上述限速步驟中,Co-N/G表現出更低的吉布斯自由能數值,表明在Co-N/G上的還原過程在熱力學上比N/G更有利。充電過程中Li2S的分解是關鍵一步,理論計算表明Li2S在N/G和Co-N/G表面上的解離能分別為2.06和1.37eV,同樣,Li2S分解的能壘分別為2.29和1.43eV,清楚地證明了Co-N/G中的Co-N-C中心作為加速Li2S相變過程的活性位點。
圖5Co-N/G正極的電化學性能
S@Co-N/G,S@N/G,S@Co/G和S@rGO電極的(a)放電-充電曲線,(b)倍率能力和(c)循環性能。
(d)在硫載量為2.0和6.0mgcm-2下的S@Co-N/G電極在0.2C時的循環性能。
【總結展望】
該工作利用嵌入摻氮石墨烯的單分散的Co原子作為硫載體材料,并應用于Li-S電池。結合XPS、TEM和XAS分析的結果,證明在Co-N/G中,Co原子嵌入在摻氮石墨烯晶格中并與N原子配位形成Co-N-C配位中心。原位XAS和第一性原理計算表面,這一Co-N-C配位中心分別促進固體Li2S在放電和充電過程中的形成和分解。因此,即使在90wt%的高硫含量下,Co-N/G也可以提供1210mAhg-1的放電比容量。在硫面載量達到6.0mgcm-2時,該復合材料在0.2C下經過100次循環后面容量仍保持在5.1mAhcm-2。
上一篇:扣式鋰電池的組裝教程分析
下一篇:下一代鋰電池的走向分析